医药行业收入增速放缓 企业热衷技术开发短平快

  • 作者:林喆
  •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 2014-09-06 08:53

    今年上半年,医药行业整体净利润增长明显滞后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增收不增利。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今年上半年我国医药行业运行情况报告显示:有三成医药公司出现亏损。而众多医药行业研究人员对下半年医药企业——除了部分优质企业外,仍不看好。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可以概括为“国内市场重仿制、轻研发,国际市场重原料、轻制剂,高推广费用与低生产水平并存”。目前,这种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瓶颈,也是近年医药行业“不走运”的根源,急需转变。

    新药研制投入严重不足

    新药研发是我国医药工业的软肋,企业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弱,一直是困扰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国家发改委《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中的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仅为1.02%,除个别企业在5%以上外,大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非常低,与发达国家8%-10%的水平相去甚远。
    中信建投证券行业分析师邹新进估计,2005年我国医药行业新药研发总投入在70亿元左右,仅为全球第一跨国制药企业——美国辉瑞公司的八分之一。
    新药研制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导致了新药创新研制能力和制剂水平低下,以及创新药物少的局面。我国生产的化学药品96%都是仿制药。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并获得国际承认的创新药物只有2个:青蒿素和二巯基丁二酸钠。
    银河证券行业分析师刘彦明认为,主要依靠引进仿制药品为主的状况直接导致了市场竞争的恶化,使企业无法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从而制约了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
    不过,对新药研发,制药企业也有“难言之隐”。
    华东医药董事会秘书鲍建平无奈地说:“企业科研投入需要基础和实力,3%甚至5%的投入,我们不是开支不起,而是不知道怎么开支,开支到什么地方。”
    鲍建平认为,目前国内新药审批过松是企业研发动力不足的一个原因。在2004年,中国药监局受理了1009种新药申请,而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仅受理了148种。2005年国家药监局批准新药1113个,同期美国FDA批准新药只有81个。
    而新药审批中的利益纠葛和种种黑幕引发了社会的抨击。一位专家分析:“没有一个机构能对审核新药的药监局和专家组进行监督。这使新药报批存在各种寻租的可能性,违规申报屡见不鲜。”

    热衷“避专利工艺”

    国内众多药企的研发费用主要用于“避专利工艺”的开发,以及国际先进生产技术平台的引进。
    目前,我国医药研发的主体仍是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大中型企业内部设置科研机构的比重仅为50%。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制药企业中,科研人员主要从事的是技术改造工作。不少制药企业还存在科研人才向经营领域分流的现象。并且,多数医药企业没有独立的研发实验室。
    鲍建平介绍,华东医药的主要科研机构——生物实验室并不在上市公司中,而是放在母公司华东医药集团里,主要是出于科研成本过高的考虑。目前上市公司层面只有一个中试实验室,该公司研发投入主要用于购买技术。
    海正药业董事会秘书张薇则道出了国内药企研发的“玄机”。她透露,医药公司的研发费用主要用于“避专利工艺”的开发和国际先进生产技术平台的引进。购买现成的技术中,以从国外进口居多;而自主创新主要集中在工艺创新阶段。
    张薇介绍,所谓“避专利工艺”,就是在药品生产过程中,避开该药物原研发企业在其专利范围内涵盖的生产工艺,采用专利以外的创新工艺生产出同样的最终产品。国内一些龙头医药公司所谓“先人一步”,也主要是依托这种“走法”。
    业内专家指出,这种方式的创新,实际上还是一种仿制。张薇坦言:“一个新药的形成,从化合物的发现,到新药临床研究的完成,没有十年八载,没有十几亿元的资金是出不来的。而这种规模的投入,对目前国内大多数制药企业来说,都是很难承受的。”
    有业内资深人士判断,我国的医药科研实力并不弱,在基因工程、艾滋病疫苗等领域还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企业和科研机构脱节、科研成果和产业化脱节,导致我国医药产品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国内市场的高端也主要被进口或合资产品占领。

    制剂出口期待“零”的突破

    医药行业要想取得突破,必须寻找靠得住的办法,那就是让制剂“走出去”,走进欧美等主流市场。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研究员沈慧凤认为,国际上由于新药投入风险愈来愈大,要求显著提高,因此新药开发相对放缓。在人们不断开发老药新用途的前提下,药物研发已进入了制剂时代。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于明德曾表示:“未来5年内,医药行业的发展要想取得突破,靠得住的办法,就是让制剂“走出去”。更确切地说,是让制剂走向欧美以及日本等主流市场。”
    业内分析人士分析,目前,国际原料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对国内药企而言,出口药物价格正在被压低,API原料药的销售渠道存在越走越窄的危险。
    据张薇介绍,目前该公司的一个固体制剂生产线已通过了德国和澳大利亚TGA的GMP认证,并以OEM(加工贴牌生产)的方式出口制剂。而目前正在建设的富阳制剂项目,整个厂区将按cGMP的标准设计,最终将实现美国FDA和欧盟的GMP认证,贴上自己的品牌。
    据介绍,除了海正以外,江苏先声药业、大连美罗药业、上海复星医药、上海新先锋药业、北京医药集团等,都已经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
    业内专家指出,有些企业已经做了两年还没做下来,走了不少弯路。按国内GMP认证的思维去套美国的cGMP是行不通的,两者差别很大。
    于明德认为,目前海正药业通过了欧盟认证,制剂已经可以出口欧盟市场了,欧盟的认证和美国的差别并不大,海正药业能做到的,国内很多企业也能做到。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