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疫苗的关键性临床研究和注册要求

  • 作者:杨焕 艾星 杨志敏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4-09-06 08:44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国的新疫苗研发速度加快,一系列自主创新的新疫苗被陆续研制出来,如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重组戊型肝炎疫苗、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以及重组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等。   
    
    按我国现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预防用生物制品注册分类的第1~9类均属于新疫苗,除未在国内外上市的1类新疫苗外,本文所述的创新性疫苗还包括了按现行法规要求首次申请在国内上市的新疫苗和部分无替代终点而必须进行疫苗临床保护力试验的新疫苗。   
    
    创新性疫苗的临床研发应基于所针对目标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疫苗的特点,确定目标接种人群,制定具体的临床开发计划和系列临床试验的方案。   
    
    在临床早期和探索性研究基础上,采用随机、盲法、对照设计的大规模Ⅲ期临床试验是确定创新性疫苗有效性的核心、关键性的研究。此研究是一种事先提出假设并对其进行检验的临床试验,其目的是全面和充分地确证新疫苗在目标人群的有效性(评价疫苗的保护效力),并观察安全性,为新疫苗的上市提供可靠的依据。确证性试验应严格按照事先设计的方案进行。   
    
    每个关键性或支持性临床试验的报告和总结,均须按照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的《疫苗临床研究报告基本内容书写指南》格式和附件要求提供。   
    
    疫苗临床保护效力研究   
    
    1.试验设计和有效性   
    
    疫苗的有效性(又称为疫苗保护效力)是指在人群中经过接种疫苗后,相对于不接种疫苗的人群所减少疾病发病的程度(如发病率下降的百分率,还可是重症、死亡、感染情况等),此为直接保护作用,对其通过临床终点来进行评价,通常采用安慰剂(或阴性对照疫苗)为对照的优效性试验设计。   
    
    临床终点基于疫苗的特点和临床研究目的,可以选择用于感染保护、发病保护与重症疾病或死亡保护,但须阐明确定主要临床终点的依据,同时尽可能提供相关临床终点(次要终点)的支持性验证研究结果。   
    
    (1)受试人群和样本量   
    
    对受试人群的选择应说明研究对象的易感性和对目标人群的代表性。在试验的任何阶段均应有制定明确而具体的入选和排除标准。   
    
    样本量大小主要由受试人群的发病率以及疫苗的预期效力水平来决定。在方案中应对每一个评价终点(临床终点、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样本量的估算方法及过程进行说明。   
    
    对于临床试验的样本量还要说明是否兼顾安全性评价,因为所需样本量取决于接种人群的特征、在临床前研究和早期临床试验中发现的安全性信息,以及与特定的生产工艺或佐剂有关的临床经验等。   
    
    (2)临床现场选择   
    
    在选择临床现场和估算样本量时均应提供当地既往和预期相应疾病的发生和流行特征等流行病学依据。   
    
    应建立和形成临床试验地区和相邻地区的疫情分析和病例监测的定期上报系统。建议提供临床研究现场中同期未参与临床试验的具有相同社会学特征人群的临床终点(如发病、重症或死亡、感染等)发生情况分析,即新疫苗发挥间接保护作用的群体保护效果等。   
    
    (3)病例(终点事件)定义   
    
    新疫苗的Ⅲ期临床试验需要通过所研究疾病(终点事件)发生率的变化来评价疫苗的有效性,故病例/终点事件的定义和诊断是影响临床有效性结果评价的关键因素。   
    
    保护效力临床试验的方案中应准确定义合理的临床终点(即病例,应包括合格免疫接种的定义)的标准;应阐明疾病的诊断标准是否符合国内外公认的相关要求,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较好的敏感性。同时,实验室检查的指标也必须包含在定义中。   
    
    应说明在整个临床试验期间和各个临床现场应统一疾病的检查和确诊的方法,并应具备和提供诊断方法学的验证资料。   
    
    临床总结报告中应提供每个临床终点确诊病例和排除的密切相关病例的详细资料;应分别对主要临床终点和次要终点发生情况(如发病、重症或死亡、感染等)进行分析。   
    
    (4)访视和随访计划   
    
    应阐明关键性临床试验计划所采取的访视和随访的时间、间隔、次数的理由;应结合疫苗所针对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疫苗的特点、预期的保护效力和人群,综合考虑访视和随访计划。并提供一个周密的随访计划和详细的访视表。   
    
    对于考虑纳入国家计划免疫的疫苗,   
    
    随访时间至少为最后一次疫苗接种后观察一年,以获得有关持久性保护、是否需要加强免疫方面的血清学和临床资料。必要时根据随访期间收集到的信息,决定进一步随访的时间。   
    
    (5)统计学分析方法   
    
    参照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制定发布的《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临床试验的生物统计学技术指导原则》,在临床试验方案和统计分析计划(SAP)中明确并须详细说明用于分析评价每个终点指标的统计学方法。有效性评价应在全分析集(FAS)和符合方案集(PPS)中分别进行分析。   
    
    应根据随访中脱落的病例(终点事件)情况,对主要临床保护终点尽可能进行保守性统计分析,同时对试验中采用的检测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和验证。   
    
    2.安全性   
    
    参照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制定的《预防用疫苗临床试验的不良反应分级标准指导原则》,临床试验中应该主动监测和随访疫苗的安全性,事先明确接种疫苗后的评估时间。   
    
    接种大部分灭活和重组疫苗的主动监测时间不少于7天,减毒活疫苗不少于14天,30天内受试者自动报告。长期随访可在整个研究人群或一个相关亚群中进行。   
    
    新的病毒灭活疫苗还须关注是否出现免疫病理性增强反应的潜在风险,如抗体依赖性增强感染效应(ADE);应提供经汇总分析的临床研究中的安全性观察资料,及详细的严重不良事件(SAE)报告。   
    
    当新疫苗以安全性评价为研究目的进行临床试验时,观察的随访时间应考虑获得全面的目标安全性信号的详细信息,并详细记录和分析观察结果。   
    
    3.获益/风险评估   
    
    在新疫苗的临床注册资料中,应结合疫苗所针对疾病的现有防治效果,以及同类研发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在临床试验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潜在的安全性风险)与临床保护的疫苗效力进行风险与获益的比较和权衡,以体现研发新疫苗和临床创新的价值。   
    
    免疫原性研究   
    
    免疫原性研究可以贯穿注册前临床研究和上市后研究整个过程。探索合理的免疫学替代指标(包括体液免疫的血清学和细胞免疫指标)可以间接体现新疫苗的保护力。例如对于体液免疫原性分析,通常考虑用接种后免疫应答率(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等指标来评估疫苗的免疫原性。   
    
    分析和总结免疫原性结果时,建议用反向累积曲线(也称逆向累积分布曲线)的形式反映抗体滴度的分布,如接种前/后抗体滴度、试验与对照两组抗体滴度比较的反向累积分布曲线。   
    
    1.免疫原性与保护相关研究   
    
    由于新疫苗的临床有效性与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没有得到确证,因此只能通过临床终点来评价其有效性,但对任何与保护相关的免疫应答指标(如与保护相关的特异性抗体滴度)和临床保护作用都应进行研究。   
    
    对于新疫苗,需探索性研究受试人群免疫应答的机制,提供确定免疫应答(如中和抗体发生阳转)的依据,包括划分易感人群和非易感人群的依据。   
    
    应在临床保护效力研究中探索性进行免疫原性指标与保护效力关系的分析,并提供临床数据总结和分析报告。   
    
    2.免疫持久性研究   
    
    应尽早探索研究新疫苗在人体中产生免疫应答的机制并建立检测方法,结合临床前和临床保护效力研究,在临床研究中观察免疫学指标(如中和抗体)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等免疫反应(抗体)变化的规律,提供临床数据总结和分析报告,建议用图示法呈现趋势变化。   
    
    疫苗三批一致性临床研究   
    
    在开展关键性Ⅲ期临床试验以确证疫苗有效性的同时,应考虑验证疫苗批间生产工艺的一致性,以证明至少连续生产的三批疫苗能够诱导相同的免疫应答,以保障疫苗上市后质量的稳定性。   
    
    达到大生产规模的疫苗批间一致性研究可以与关键性临床试验设计一并进行,也可以单独进行三批一致性的临床试验。应提供三批疫苗临床结果比较的分析总结报告,并阐明所采用评价指标和标准的依据。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