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囊】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 2019-11-08 19:15
  • 作者:
  • 来源:中国医药报

  生平趣事


  李时珍,字东璧,世称李濒湖。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享年75岁。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中国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除了对本草颇为精深,并编著《本草纲目》外,李时珍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书籍。


  李时珍的祖父李晓山是一名铃医(即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为当时蕲州六大名医之一。当时民间医生地位低下,生活艰苦,其父不愿李时珍再学医药。但李时珍自幼热爱医学,并不热衷于科举。据《湖北通志》卷一百三十五《人物志》记载,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十四岁的李时珍随父亲到黄州府应试,即考中秀才,但由于他“读书不治经生业,独好医书”,三次去湖北武昌应乡试都落第了。屡试科举的失败,进一步坚定了李时珍献身医学的决心,他23岁时正式随父学医,由于其刻苦钻研,博采众长,医德高尚,不久便医名日盛。


  有这么一则故事:一次,有人来请李时珍出诊,临走时突然想起还有一个患者要来取药,就告诉妻子说该患者来取药时,将灶台上那包药给他,随后就出诊去了。回来后,李时珍发现那包药还在那里,而旁边的一包砒霜不见了踪影,仔细一问,是妻子将药拿错了,误将在灶台焙烤的砒霜拿给了患者。于是李时珍赶紧往那位患者家里跑去。可刚刚跑了一半,就看见患者的家属高高兴兴地朝他这个方向来了。原来患者是位妇人,患的是“瘕”,腹胀难忍,又闭经已久。患者服用砒霜后,立刻下黑血一盆,腹部肿胀随即消了,疼痛也减轻了,精神明显好起来。于是患者家属便高兴地来感谢这位“神医”。通过这样的事件,李时珍感慨不已,认为行医既要小心谨慎,也要多加思考,从此对本草药性的认识也更加深入,从中了解到即使是有毒之品砒霜,只要使用时辨证得当,也能救人活命。


  随着临床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李时珍的医术日渐高明,民间流传着他善治各种怪病的故事,其中有一件就是明世宗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当时33岁的李时珍治愈了当地富顺王朱厚焜孙子嗜食灯芯的毛病。一天,李时珍受邀走进了森严的富顺王府,远远地望见对面阁楼当中坐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孩,穿着华丽,但面黄肌瘦,用手不停地摘取灯花(烧焦的灯芯),贪婪地往小嘴里送,一旦灯烛结花慢了,得不到满足便又吵又闹。李时珍认真地观察患儿的一举一动,然后走近为其切脉。李时珍耐心地问:“小王爷除了喜吃灯花外,还喜欢吃其他什么东西?”家人告知小王爷除了爱吃灯花外,有时也吃一些生米,不过生米容易得到,没见过发这么大的脾气。李时珍又仔细地观察了患儿的脸色,根据前人的经验,在脑子里已形成初步诊断意见。患儿嗜吃灯花和生米,应该是肚子里有虫而导致的一种“异食癖”,于是他选用鹤虱、槟榔、使君子等杀虫药处方。结果只服了3剂,便把小孩子怪病根除了。


  钻研本草


  在医药文献的编纂工作中,编修本草是一件尤为艰难的事情。它不仅需要中医药理论功底,更需要具备实践观察的能力。它不是仅仅在书房中就能完成的一项工作,而必须到山野河流地带进行实地采风观察,然后记录、辨别,最后予以总结而形成文字。


  李时珍从小受父亲修行业医、著书立说之熏陶,临证暇余之时,对医药著作刻苦钻研,尤其对本草学问勤于学习,对药学知识善于思考与诘问。公元1552年,34岁的李时珍着手计划重修本草。他带着儿子和徒弟远出寻方采药,广泛地向老农、渔夫、樵夫、铃医等请教,足迹遍及湖北、安徽、江西、湖南、江苏等地,采集了许多珍贵的药物标本,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访问记录,内容包括药物的性状、习性和生长情形以及如何用药。一方面要实地采摘,观察记录;另一方面还要采访民间医生,了解性味功效。对于所采集的标本,有时还需要反复辨别,区别真伪。


  例如药物远志(《本草纲目》第二卷),李时珍记述了前人对远志形态的不同描述。如南北朝陶弘景曰“小草状似麻黄而青”,宋代马志则曰“茎叶似大青而小,比之麻黄”,并责备陶弘景不认识远志。李时珍本人总结道:“远志有大叶、小叶二种,陶弘景所说者小叶也,马志所说者大叶也,大叶者花红。”


  又如狗脊一药(《本草纲目》第十二卷),李时珍记述吴普说它:“如萆薢,茎节如竹有刺,叶圆赤,根黄白,亦如竹根,毛有刺。”陶弘景则说其:“与菝葜相似而小异,其茎叶小肥,其节疏,其茎大直,上有刺,叶圆有赤脉,根凸凹巃嵸如羊角强细者是。”宋代苏颂《本草图经》认为:“其茎叶似贯众而细,其根黑色,长三四寸,多歧,似狗之脊骨,大有两指许。”前人说法不一致,李时珍通过调研观察后认为:“狗脊有二种,一种根黑色,如狗脊骨;一种有金黄毛,如狗形,皆可入药。”


  白花蛇(《本草纲目》第四十三卷),即蕲蛇,是医治中风、痹证、惊搐、癣癞等病的良药。李时珍曰:“花蛇,湖、蜀皆有,今惟以蕲蛇擅名。然蕲地亦不多得,市肆所货、官司所取者,皆自江南兴国州诸山中来。其蛇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个方胜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长一二分,肠形如连珠。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叶,人以此寻获。先撒沙土一把,则蟠而不动,以叉取之。用绳悬起,刀破腹以去肠物,则反尾洗涤其腹,盖护创尔。乃以竹支定,屈曲盘起,扎缚炕干。出蕲地者,虽干枯而眼光不陷,他处者则否矣。”为了找到真正的蕲蛇,他请教捕蛇高手,被告知蕲蛇牙尖有剧毒,人被咬伤,要立即截肢,否则就会中毒死亡。蕲州那么大,其实只有城北龙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蕲蛇。李时珍为了追根究底,要亲眼观察蕲蛇,于是请捕蛇人带他上了龙峰山上,并亲眼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


  纠谬与补充是李时珍研究本草的重要方法,也是《本草纲目》的主要成就。他研究每味药,总是先参考诸家本草,考核诸家异同,用自己观察试验结果,加以参证。如《神农本草经》中只载枸杞之名,未言明药用部位;《名医别录》指出枸杞根大寒,子微寒;《药性论》谓枸杞甘平,子、叶皆同;《本草衍义》说枸杞是梗皮。李时珍说:“窃谓枸杞:苗、叶,味苦甘而气凉;根,味甘淡气寒;子,味甘气平,气味既殊,则功用当别。此后人发前人未到之处者也。”


  李时珍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发前人未到之处。他躬亲实践,注意调查,如豨莶一药,众说纷纭,有谓似酸浆,有说为苍耳,有曰即地菘,经过广泛征询,聚诸草谛视,李时珍认为豨莶即猪膏母之确论。他从京师还,见车夫用旋覆花治跌打损伤,遂肯定其“益气续筋,补劳损”之功。邻家小儿食积黄肿,偶取羊朹食之,归而大吐愈,羊朹乃山楂同类,李时珍因此首载此品种入本草。他从猎户口中知虎骨强志壮神之功能;从菜农处明确芸苔即油菜;从矿工处学得防止采矿中毒之法。


  李时珍深入山间田野,实地对照,辨认药物,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行程达两万余里。那些种田的、捕鱼的、打柴的、狩猎的、采矿的,无不是他的朋友和老师,为他提供了书本上不曾有过的丰富药物知识。加上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最终完成《本草纲目》。(摘自《青囊·辛夷花开》陈仁寿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