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保湿三部曲:补水 锁水 防水散

  • 2020-02-23 18:00
  • 作者:张博 何聪芬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良好的护肤习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皮肤的状态,不过如何正确护肤可能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以保湿来讲,不少人都表示尽管努力“补水”,但仍然无济于事,那么只补水就能保湿吗?如何做好保湿呢?今天的科普将为您揭晓答案。


皮肤自身具有一定保湿功能


皮肤是人体免疫的第一道屏障,从上到下由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及附属器官组成。


image002

皮肤的结构


表皮层仅厚0.2毫米,由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C)构成。KC排列整齐,层层铺开。 就像我们在不同年龄会有不同的特点一样,新生的KC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化,形成了表皮的基底层、有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相当于我们人类的婴儿期、幼儿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皮肤最外层由4-6层死去的角质细胞构成,这些细胞是由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通过增殖和分化,不断向外推移、角化、变形后形成的。细胞在向外推移的过程中,从基底层到透明层需要14天的时间,而从透明层分化为角质层又需要14天。在这28天中,KC中先会合成一类高度磷脂化的大分子多聚蛋白,即前丝聚蛋白,前丝聚蛋白会快速脱磷脂化,水解为丝聚蛋白。丝聚蛋白在多种蛋白酶的降解下变成游离氨基酸,如组氨酸、谷氨酸、精氨酸、丝氨酸和甘氨酸等,随后,部分氨基酸还会进一步转化为其他成分,例如谷氨酸转化为吡咯烷酮羧酸,组氨酸转化为尿刊酸。以上成分与其他有生理活性的乳酸/乳酸钠、尿素和各种无机盐共同构成了天然保湿因子(Natural Moisture Factors, NMFs)。天然保湿因子通过调节角质细胞的水合功能,来维持皮肤正常的渗透性,是参与减少皮肤经皮失水的重要分子。当角质形成细胞变成了死亡的无核角化细胞,它们经过脂肪酸的粘合,会形成一种“砖块混泥土”结构的细胞墙。这种结构也使得NMFs更容易发挥作用。当皮肤含水量减少时,皮肤就会发出一些列的生物信号把丝聚蛋白分解为氨基酸,然后合成NMFs,NMFs吸收并结合水分,保持角质层的湿度。


众所周知,坚固的墙体除了砖块累放整齐,砖块之间,砖层之间还需要水泥作为填充。表皮的结构也是如此。为了让细胞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构成强大的屏障,不仅有细胞桥粒将它们紧密连接,还有细胞间脂质填充间隙(图2. 表皮的砖墙结构)。神经酰胺(50%)、胆固醇(25%)、游离脂肪酸(15%)构成了最主要的细胞间脂质。除了构成细胞间脂质的结构脂质外,还有覆盖于角质层表面的润泽脂质——皮脂膜,它由皮脂腺分泌和角质细胞裂解而成。皮脂膜主要由甘油三酯(57.5%)、 蜡脂(26%)、 角鲨烯(12%)、 胆固醇酯(3%)和胆固醇(1.5%)组成。


细胞间脂质和皮肤表面的脂质膜以及包含在其中的各种保湿因子参与皮肤屏障的构成、调节皮肤pH、滋润且同时减小皮肤表面的水分蒸发


image004

表皮的砖墙结构


真皮层厚度约2毫米。人表皮成纤维细胞(Human Skin Fibroblast,HSF) ,和部分免疫细胞相伴于此,HSF分泌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蛋白,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构成立体网格,支撑着皮肤的弹力和形状。除了基本的细胞成分之外,还有粘多糖(如透明质酸)、蛋白质(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核心蛋白等)、电解质和大量的水组成细胞间质,填充在细胞和纤维之间,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坚韧性和弹性。 其中,透明质酸( Hyaluronic Acid,HA)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NMFs了。HA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羧基形成空间螺旋柱构型,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而集结大量的水分。一般来说,1个HA分子可以吸附1000个水分子,就像“分子海绵”一样。HA还能与蛋白质结合成为分子量更大的蛋白多糖分子,这种HA-蛋白质-水形成的凝胶具有高度水合能力,将细胞粘合在一起。


皮肤保湿是延缓衰老的基本条件


“水是生命之源”,相信这句话大家一定不陌生,短短几个字突出了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生命个体质量的70%~90%都是水,只有当细胞含65%的水时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代谢活动,当含水量在70%以上时体内代谢才能达到活跃的状态;所以含水量的多少、水存在状态的改变与否,都无时无刻影响着新陈代谢的进行,换言之,影响着生命活动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体内缺水、感到口渴时,常常觉得口干舌燥、四肢无力,缺水严重时会晕倒、甚至影响器官的机能。同理,皮肤也是我们机体的一部分,当它缺少水分时,皮肤感到干燥、紧绷、粗糙、肤色暗沉;当水分含量极低时,皮肤的屏障容易损伤,紫外线、灰尘、微生物等外界因素更容易攻击皮肤,进而出现老化、敏感等皮肤问题。


因此水分的充足,能够保证正常的皮肤功能、促进活跃的皮肤代谢、同时也是维持皮肤状态、延缓衰老的基本条件。


补水、锁水和防止水分散失缺一不可


保湿,顾名思义,保持湿度和水分。 在地膜植物栽培过程中,通过浇水(补水)、植物根系吸收和运输水分(锁水)、覆盖地膜(降低蒸腾作用的速率,防止水分散失),地膜植物得以正常生长。如果只有补水,没有锁水和防止水分散失,就像漏洞的容器,添加再多的水也是徒劳;如果只有补水和锁水,没有防止水分散失,就像下雨后的柏油马路,水分依然散失得很快;如果只顾及补水和防止水分散失,忽略了锁水,由于局部温度过高、水分吸收受阻,植物仍然处于缺水的危险状态。 人体皮肤的保湿就恰如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一样,补水,锁水和防止水分散失缺一不可。


补水即添加水分。由于爽肤水、喷雾、精华液、啫喱、面膜等剂型,在含水量方面丰富度优于乳液和面霜,因此在护肤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这些产品提高皮肤细胞周围的水含量和湿度。


锁水即保留、提高水含量。在化妆品配方中,常通过促进皮肤固水能力和增强皮肤吸水能力两种方法提高皮肤的水分含量。


在促进皮肤固水能力方面,一般通过填充细胞间脂质、粘多糖等来实现NMFs不仅能够抓住细胞内部的水分,还能调节细胞内部的pH值,抵抗微生物入侵。由于NMFs由丝聚蛋白分解而来,因此有不少化妆品通过添加丝聚蛋白来促进NMFs的含量。此外还有神经酰胺和透明质酸以及还有许多我们熟知的原料,如β-葡聚糖、多聚谷氨酸、各种植物提取物等,都是通过直接或间接促进细胞间物质的密度,来实现皮肤固水保湿的。


还可利用原料吸湿性增强皮肤吸水能力。 如丁二醇、丙三醇(甘油)、吡咯烷酮羧酸钠(PCA-Na)、山梨醇、尿素等这一类代表性原料,通过良好的吸湿性,捕捉空气中的水分子,提高皮肤水含量。


防止水分散失,提高皮肤密封性。油脂于人体的皮肤有保持温度、滋润营养、抵御微生物入侵、防止水分蒸发等多重功能。从保湿的角度来说,细胞的表面即细胞膜由磷脂组成,表皮层细胞间的填充物质是脂质,表皮最外层的皮脂膜也是脂质,因而属性为油脂的物质与细胞膜、细胞间填充质、皮脂膜亲和力更加强,能形成密封性较好薄膜,使水分留在细胞内,或细胞间隙中,最大程度上防止水分的散失和蒸发。因此,椰子油、乳木果油等植物油、脂肪酸(亚麻油酸、月桂酸、硬脂酸)、凡士林、角鲨烯等常被添加在乳液、膏霜中,作为润肤剂和封闭剂。因此生活中不少人在护肤时忽略乳液、膏霜的作用,一味只青睐爽肤水的护肤习惯,就是放肆水分蒸发的最好例子。


在实际操作中,其实保湿不仅仅是爽肤水需乳液和膏霜对水分的庇护那么简单,还需要认真了解肌肤的状况,“对症下药”。若皮肤敏感,容易泛红,则说明角质层较薄,在护肤时,除了使用面霜来封闭水分、滋润皮肤之外,还可以使用促进角质代谢的成分,例如钙离子可以通过控制角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促进皮肤构建正常的屏障。若皮肤有痤疮、或者有牛皮鲜等症状,则说明角质层偏厚,在护肤时,可以通过果酸、水杨酸等适当剥离角质,调节角质的过度代谢。

 

温馨提示: 若在气候较为干燥,空气中水分含量较低的地区,应以固水为主来保湿。若在气候较为潮湿,空气中水分含量充足的地区,则应以吸湿来保湿。


科学保湿三部曲:补水 锁水 防水散(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理学院化妆品系)


(责任编辑:丁凌)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