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 助力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陕西省药监局推进“两联一包”扶贫工作纪实

  • 2020-06-04 16:28
  • 作者:贺一辰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记者贺一辰) 今年2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陕西29个贫困县(区)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石泉县位列其中,顺利实现整县脱贫“摘帽”。2012年以来,陕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机构改革前为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为省级牵头单位对口帮扶石泉县,先后选派46名干部驻县、驻乡、驻村实施帮扶工作,发挥职能优势,广泛动员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扶贫,2019年底全县贫困率降至1.37%。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200余万元,联系、引进和争取扶贫资金2600余万元,坚持因村因户施策,助力石泉县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


  “石泉县虽已实现整县脱贫,但稳定脱贫的基础依然薄弱,加之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扶贫工作任务依然艰巨。”陕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应宏锋进一步明晰目标,“我们将靶向发力,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检验,实现‘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全力做好石泉整县脱贫“摘帽”成果巩固工作,4月21日,陕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石泉县召开“两联一包”扶贫工作联席会,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的“冲锋号”:让群众收入稳中有增,让帮扶成效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让人民群众更快走向致富路,走向乡村振兴。


陕西省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应宏锋(中)在石泉县曾溪镇高坎村调研瓜蒌种植产业(贺一辰摄)

  陕西省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应宏锋(中)在石泉县曾溪镇高坎村调研瓜蒌种植产业(中国食品药品网记者贺一辰 摄)


  统筹“硬核”资源 推进产业扶贫


  陕西省药监局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依托“秦巴药库”的资源优势和省局自身的信息优势,把产业发展纳入石泉县扶贫工作的整体布局,因地制宜制定道地中药材发展规划,深入调研发掘有潜力的品种和项目资源,支持适销对路的产品和项目扩大规模,选择优势品种,实施规模化种植。此外,省药监局积极对接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高坎村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构建了合作社流转土地、公司种植、村民务工、订单收购的完整生产链。


  “村民把闲置的林下土地流转给基地,并入股基地扶贫项目,年底能拿到分红,在基地打工一天能挣200多,还能学到中药材种植技术。”积极参与当地扶贫工作的陕西佳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胡皓亮告诉记者,在陕西省药监局的推动下,该公司在高坎村建设实施了270亩瓜蒌、300亩川乌、500亩黄精林下种植项目,2019年带动全村160户265人直接收益197万元,户均综合增收3万元。同时吸纳高坎村73户贫困户120人入股公司扶贫项目,实现每年每户500元分红。如今中药材种植产业已成为当地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此外,陕西省药监局聚焦产业扶贫,推动各村的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合一村种植猕猴桃、车厘子等100余亩,牛羊河村稳定栽培黄花580亩、试点魔芋520亩,建立了烘烤房、晾晒大棚,添置烘烤设备,青泥涧村推进百亩桑海、集约化蚕室建设,扩大蚕桑等种植养殖规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依托“标杆”效应 提振致富信心


  “今年我种植了3亩多的川乌,预计收入3万元。”初夏时节,高坎村公路沿线,片片川乌长势良好,很是喜人,村民任继顺正在川乌地里除草,去年他在佳郎公司种植示范基地务工时掌握了川乌种植技术,并亲眼目睹了乌药的丰收,得知公司既能解决销路问题,还能保障收购价格,今年他毫不犹豫地在自家地里种起了川乌。


  引导困难群众转变思想,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是驻村帮扶工作队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一个项目,单单我们觉得好是不够的,关键是要让村民觉得好。”陕西省药监局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武卫东告诉记者,“我们要帮助村民树立信心,解除他们的疑虑和后顾之忧。”刚开始,村民们对种植中药材心里没底,担心种不好,更担心卖不出去,为带动村民种植中药材,工作队动员企业建立示范基地,“让村民以务工的方式参与种植和采收,见证效益,逐步让村民参与进来。”去年7月,示范基地川乌丰收,鲜品川乌亩产实现8000斤以上,亩均收入超过1万多元,基地的良好效益带动高坎村14户村民参与到川乌种植中。与此同时,公司负责免费给农户提供药材种子、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等服务,还制定了最低收购保护价。目前,该村川乌种植规模达到260亩,为贫困户真脱贫、不返贫奠定了产业基础。


  一直以来,省药监局坚持“扶智”与“扶志”并重,通过建设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基层组织,开展党建结对共建,宣传党和国家扶贫政策,增强群众脱贫意识和信心。通过树立脱贫致富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困难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同时,坚持开展送技术上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电商营销培训等,推动扶贫模式从“输血”向“造血”转变,不断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凝聚“地缘”力量,释放区域活力


  “黄精基地离家近,在家吃饭,下地干活,跟在自己家地里干活一样方便。”高坎村村民黄宗斌谈起在家门口务工的事儿很开心,“一个多月来,我和我爸两个人挣了1万多块!”今年3月份以来,高坎村500亩黄精种植基地栽苗,企业用工量很大,在高坎村“产业就业服务中心”组织协调下,附近有劳动能力村民积极性很高,有序到基地“上班”,既保障了企业产业基地项目正常推进,又为当地村民增加了收入。


  高坎村“产业就业服务中心”,是陕西省药监局在2020年初协同高坎村村委会共同成立的,专门服务于村民就业和企业用工的机构。“扶贫工作有很强的‘地缘’性,都是乡里乡亲的,所有的规则都要结合基层特点。”陕西省药监局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武卫东介绍说,“企业往往缺少和村民直接打交道的经验,通过中心牵线搭桥,既能保障村民的收益,又能帮企业减轻交易成本,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该中心积极引导企业吸纳当地劳动力,为村民开辟增收渠道,预计今年全年将为村民实现务工收入200万元,同时也便利了企业用工。


  为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陕西省药监局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主要领导每季度深入贫困村调研,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局班子成员、各处室单位结对帮扶,倾心倾力开展扶贫帮扶各项工作。2019年以来,该局先后3次在石泉县召开扶贫工作会,选派15人组成4个扶贫队驻村帮扶,全力配合石泉县委、县政府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同时,省药监局还拨付扶贫资金334万元,动员79家药品企业赞助175万元,争取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并组织社会力量,捐助学生用品、食品、药品等物质近50万元。建立了石泉贫困户农副产品直营店,累计帮助销售黄花菜、土鸡蛋、中药材等贫困户农产品100余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健康教育扶贫、消费扶贫等项目,给贫困群众带来了最直接最实际的收益。


  “我们将继续在助力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上下功夫,积极落实‘两联一包’工作任务,实施完成好‘三排查,三清零’行动,进一步提高产业扶贫贡献率,加大扶志扶智等精神扶贫力度,做实就业扶贫和消费扶贫,巩固提升前期脱贫工作成效,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奠定基础,为石泉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应宏锋说。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