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六次修订版》指南发布

  • 2020-09-10 14:41
  • 作者:刘思慧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近日,由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制定的中国《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六次修订版》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于深圳发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教授、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南方医院血液科主任刘启发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胡炯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副主任医师孙于谦教授等全国顶尖血液病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呼吁全社会提高对侵袭性真菌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图为发布仪式现场。

图为发布仪式现场。


  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以下简称IFD)系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的感染性疾病?


  国内前瞻性、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确诊和临床诊断IFD发生率为7.7%,拟诊IFD为19%。近年来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应用也导致IFD风险的增高,尤其是BTK抑制剂。国外一项研究显示,在接受BTK抑制剂治疗的复发/难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IFD的发生率可达7.1%。因此,分子靶向治疗是一把双刃剑。


  此外,IFD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国外数据显示,过去20年中IFD相关病死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造血干细胞移植后IFD相关病死率仍可高达50%。


  在血液科,经验性治疗与诊断驱动治疗,可降低侵袭性真菌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但不同策略适用于不同人群。对某些高危人群应采取预防治疗,如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应该在出现感染症状前预先应用抗真菌药物防治IFD的发生。


  胡炯教授介绍,此次指南修订最主要的亮点是,反映了国内外临床治疗最新的进展,并根据我国自己的数据和实际情况,提出适合中国的标准。重新定义了新的治疗背景下IFD高危人群,把原来可能不会用到的药引入到常规临床治疗过程中,以降低高危人群IFD感染的风险。


  吴德沛教授指出,此次指南的修订更注重实用性和引领性。具体来说,一是把危险因素的变迁向肿瘤靶向治疗对IFD的影响写到指南里;二是诊断手段的进步,比如影像CT从低分辨率到高分辨率,以及GM试验、G试验、PCR检测、二代测序的更新;另外新增了体外药敏实验和治疗性药物浓度的监测。


  此次指南的修订具有重要意义。黄晓军教授表示,一是规范诊疗行为,使诊疗水平能够达到一定的同质化;二是定义了一些概念,有利于全国范围研究工作的开展,更有利于与世界的交流。希望指南能够指导临床医生进一步加强对血液病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保证患者的安全性。


  孙于谦教授介绍,现在IFD相关的预防药物还是非常多的,从两性霉素B的使用到唑类、棘白菌素类药物治疗。在血液肿瘤领域,尤其是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预防药物非常显著地降低了IFD的发生,同时,患者移植本身的生存率得到了提高。


  除了IFD,巨细胞病毒也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非常常见的一个病毒性感染的并发症,能用药物预防巨细胞病毒的活化非常关键。巨细胞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组DNA病毒,广泛存在,极难防范。常见的由巨细胞病毒引起的疾病包括肺炎、肠炎、肝炎、脑炎、视网膜炎等,发病时病情急、进展快,如果处理不慎很可能危及生命。幸运的是,感染的大部分人是没有症状的,这是由于健康人群的免疫系统会抑制巨细胞病毒的活性。但对于一些免疫功能低的患者,尤其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则有病毒再激活的可能。一旦患者出现相关症状体征,需要即刻启动抢先治疗,用针对性的抗巨细胞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吴德沛教授曾表示,现在患者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前都要通过各种手段消除或抑制巨细胞病毒,但现在国内还没有非常理想的预防药物,使巨细胞病毒不再活化。他表示,希望有更好的药物能够预防巨细胞病毒的活化,或者更安全有效、价格更亲民的药物在临床运用,按住巨细胞病毒再激活的苗头,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从而让患者的生命健康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刘思慧)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