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对接会在滁州召开

  • 2021-01-12 16:31
  • 作者:朱德宏 杨成松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2020年12月11日下午,安徽省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对接会在滁州市召开,会议旨在对标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快提升安徽省医疗器械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以及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与合同研发生产服务组织的负责人等180余人参加对接会。本次会议由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滁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滁州市中新苏滁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承办。


  安徽省药监局副局长许伏新,滁州市委副书记朱诚,市政府党组成员刘茂松,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广兰,省经信厅、省药监局有关处室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滁州市副市长陆峰主持。


  会上,许伏新致辞。安徽省局医疗器械生产建管处相关负责人解读了安徽省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及相关服务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政策。上海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秘书长王云龙做了《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现状与趋势》专题演讲。13个医疗器械研发团队现场展示了新冠抗原检测系统、器官芯片、皮肤胆固醇无创检测系统、面向癌症治疗的紧凑型硼中子俘获治疗系统、太赫兹医疗诊断设备、微型载药机器人等45个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创新产品,3家合同研究组织(CRO)与研发生产外包组织(CDMO)结合自身职能阐述了第三方组织在服务医疗器械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会议最后,与会生产企业负责人就创新产品预期用途、设计开发进程等与研发专家进行了深入沟通并就合作事项进行了交流与磋商。


  会议介绍,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改革政策引领下,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连续11年保持增长,2019年研发总投入占比正在逐步接近跨国医疗器械公司的研发投入水平,我国未来医疗器械行业仍将长期处于“黄金发展期”。但是,在部分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国外产品还占据我国主要医疗市场,有些高端医疗器械的核心部件还需要依赖进口,我国的医疗器械研发与生产企业还需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尽快赶超国际水平。


  会议强调,作为医疗器械产品安全的监管者和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执行者,安徽省药品监管部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下,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保安全底线、推质量高线”两大目标,认真执行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重磅政策。在提升审批效能方面,我们持续实施医疗器械创新优先审批,稳步推进告知承诺、并联审批和在线申报等制度。在创新监管制度方面,沪苏浙皖四省药品监管部门联合印发“跨省”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实施方案,引入更多“放管服”新措施,大胆探索区域性协同监管的新模式。在省市共建方面,安徽省药监局先后与亳州、滁州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共建战略协议,大力支持和服务亳州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中新苏滁高新技术开发区医疗健康产业园区建设,倾力打造安徽省创新药械产业集聚地,引领带动全省药械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会议认为,应当坚持创新在医疗器械领域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贵在研产学用协作,难在打通技术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安徽一边是拥有众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全国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的省会合肥,一大批与医疗器械产品创新有关的先进技术成果急需转化落地;另一边则是有着良好的医疗器械产业基础和许多亟待技术支持的成长型企业。针对当前安徽省创新研发与生产制造两者平行推进、交叉甚少的突出问题。促进双边的科技联姻、深化研产学用合作,具有天然的内在需求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政研产学用”应当强化协作,搭建互联互通平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科技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技术优势”变为“市场优势”,真正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路径。


  会议倡议,将政研产学用五方交流的形式固化下来并常态化推进,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深化政产研学用合作作为关键举措,把引进、吸收、转化创新资源作为重要突破口,推动高校院所、第三方组织和企业建立更加紧密、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合作关系,坚定走联合创新的路子,主动发挥市场主体地位,让新产品、新应用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使用,加快提升安徽省医疗器械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安徽省医疗器械创新发展与合作的典范。(朱德宏 杨成松)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