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食药网首页 > 药品> 科普>

药膳的起源

作者: 邬时民    来源: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报 2019-02-22

  时下很多人都喜欢服用药膳,尤其在严寒季节,药膳备受青睐。


  其实,药膳并非现代人的发明。早在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为了生存需要,不得不在自然界到处觅食,久而久之,也就发现了某些动植物不但可以充饥,而且还具有某种药用价值。在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人们还没有能力把食物与药物分开。这便是药膳的雏形。


  至于“药”“膳”两字的出现,在甲骨文与金文中便可以找到。而将“药”字与“膳”字联在一起使用,最早见于《后汉书·列女传》中“母亲调药膳思情笃密”的字句。之后在《宋史·张观传》还有“蚤起奉药膳”的记载。而在“药膳”一词出现之前,我国的古代典籍中已出现了有关制作和应用药膳的记载。


  《周礼》中曰:西周有一种官叫“食医”。食医主要掌理调配周天子的“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的滋味、温凉和分量。从食医所从事的工作性质来看,与现代的营养科医生类似。同时,书中还涉及了其他一些有关食疗的内容。《周礼·天官》中说的“疾医主张”已经是很成熟的食疗原则。这些记载说明,早在先秦时代,甚至可能是西周时代就有了相当丰富的药膳知识,并出现了从事药膳制作和应用的专职人员。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载有:“凡欲诊病,必问饮食居处”“治病必求其本”“药以祛之、食以随之”“人以五谷为本”“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于肠胃”“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蔬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气”等说法。与《黄帝内经》成书时间相近的《山海经》中也提到一些食物的药用价值:“榱木之实,食之使人多力;枥木之实,食之不老;猩猩食之善走。”


  最早的药膳方,于1973年底在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中出土。那本医书中记载的352个病方也是当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医方。(作者单位: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


(责任编辑:于海平)

联系我们 更多

  • 健康中国头条微信
  • 中国医药报微信

电话:010-83025740
010-83025786

邮箱:wzh@health-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