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食药网首页 > 时事要闻

泰州医药高新区成为医药企业安家落户的“好选项”

作者: 康绍博    来源: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食品药品网 2019-05-15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记者 康绍博) 扬子江畔,苏中平原。2009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医药高新区——泰州医药高新区(又称“中国医药城”)诞生于此,从一片乡野拓荒、一片平地起步,至今已满十年。5月10日,泰州医药高新区举行首届“媒体开放日”活动,吸引了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医药报等在内的20多家媒体记者,大家聚焦大健康产业,实地走访中国医药城,了解区内企业的发展情况。


  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


  “我十年前就来到这块热土,见证了中国医药城的蓬勃发展。当年是一片农田,如今有很多发展得非常好的企业落户于此。期待着接下来的十年、二十年,能够继续见证中国医药城更大的发展。”赛孚士抗体药物CDMO生产基地项目投资方代表余国良博士说。中国医药城从“零点起步”,经过十年发展,创新资源加速集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品牌形象逐步确立。目前,中国医药城已集聚国内外医药企业1000多家,包括阿斯利康、武田制药、勃林格殷格翰等13家全球知名跨国制药企业;海王集团、石药集团、迈博太科、大同盟制药、长泰药业、苏中药业等一批国内知名医药企业先后加盟。


  从昔日没有资源禀赋的开发区,成长为生物医药产业的新热土,这与园区的产业政策和对企业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泰州复旦张江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旦张江”)作为最早一批入驻中国医药城的企业之一,在企业初期建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园区为复旦张江提供了投资基金和很多配套设施,并帮助其完成了厂房建设。复旦张江副总经理陈宇表示,中国医药城的这些举措对企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最初选择在这里建厂,也是因为看重中国医药城对入驻企业持之以恒的支持和帮助。


  中国医药城企业服务中心主任辛聪表示,项目是园区发展的命脉、企业是园区发展的主体。目前中国医药城已经确定了412个产业化项目,其中,重点产业化项目135个、重点区域产业化项目277个。重点企业由园区领导班子成员挂钩,区域项目由园区部门挂钩,412个项目逐一建立专人对接、专人协调、专人落实、专人督办的服务专员工作机制。通过“一对一”的服务专员工作机制,实现园区产业化项目挂钩全覆盖,第一时间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第一时间了解企业和项目的困难和问题,第一时间对企业的诉求做出反应。


  “截至2月底,园区领导班子成员和服务专员已基本完成首轮全面走访工作。”辛聪说,在走访过程中,共梳理出问题552个,目前已解决问题325个,占反馈问题总数的58.9%。针对首季挂钩服务活动中企业反馈的共性问题、难点问题,园区制定了产业化项目服务工作要点,明确解决方案、解决时限、解决路径,加大力度抓好问题的解决与方案落实,不断提升服务效能。


图为中国医药城。


  吸引人才来园区创业落户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人才要素密集的产业,需要依托于人才来进行创新。中国医药城组织人事局负责人表示,“要把科技创新搞上去,就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为了吸引更多的海内外人才来到中国医药城落户创业,园区出台了包括“113医药人才特别计划”“311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人才强企”“购房券”等在内的一系列人才支持政策,根据人才层次和类型不同,园区可给予团队领军人才80万元的购房补贴。“‘113医药人才特别计划’是指统筹实施引进100名领军型人才(团队)、1000名高层次人才(团队)、3000名紧缺型人才的人才工作计划。自2013年该计划启动以来,聚才引智成效显著,已有8批人才入选这一计划。”中国医药城组织人事局负责人表示,园区党工委还专门发布《医药高新区加快推进产业人才发展的实施意见》,对顶尖人才团队给予最高1亿元的项目资助,特别优秀的上不封顶。此外,中国医药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近百所知名大学开展人才交流与合作,实施定制服务和精准配置,招揽一批研发、生产、管理专业技术人才,搭建人才梯队的“金字塔”结构,形成聚五湖四海人才共建中国医药城的良好态势。


  2017年11月16日,泰州华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元医药”)总经理仲伯华教授入选第六批“113医药人才特别计划”高层次创业人才,2017年12月27日,其团队就收到“113医药人才特别计划”第一年度项目资金40万元。当时仲伯华激动地表示,“专项资金发放得太及时了,本来公司准备进行融资,来维持新药的继续研究,这下公司不需要融资了。”华元医药在当时资金缺乏,并且正处于新药研究关键阶段,融资金额非常少,且耗费精力。专项资金使得仲伯华教授团队将全部精力集中在新药研究上,加快了其研发速度。


  目前,中国医药城已经有4000多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落户创业,拥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名,两院院士8名,国家级高端专家58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名,教育部“长江学者”5名,江苏省“双创人才”114名,“113高层次人才”805人,高端人才在全国同类园区中名列前茅。


图为中国医药城展示中心。


  “二次创业”开启发展新征程


  中国医药城在2018年成绩斐然,实现工业一般纳税人开票销售615.2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2.8亿元,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30个,在全市综合绩效考核中位列第一名,在全国157家国家级高新区中位列76位,成为我国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新地标”和“风向标”。站在十年发展的历史节点上,中国医药城应如何在未来的十年里继续跑出加速度,赢得更多的优势呢?


  “中国医药城已经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泰州市委常委、园区党工委书记张小兵表示,“二次创业”的总体目标是利用十年左右时间,基本构建以“大健康产业”为引领,以“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石化新材料”为依托,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1+3+1”现代产业体系。其中大健康产业突出生物医药和高端健康服务两业融合,生物医药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好、具有比较优势的抗体药物、新型疫苗、诊断试剂等产业;高端健康服务以精准医疗小镇、养生基地为核心,重点发展精准医疗、特色诊疗、健康管理三大产业。


  张小兵介绍,“二次创业”发展战略分为三步走。到2020年,跻身国家级高新区50强,主导产业集群基本成型,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全市高质量发展主阵地、主引擎地位初步彰显。到2025年,力争跻身国家级高新区30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支点作用日益凸显,成为泰州城市新中心、健康名城示范区、高端要素集聚地、创新创业策源地、枢纽经济新高地。到2029年国家级泰州医药高新区成立20周年之际,基本建成“中国第一、世界有名”的医药名城。


  除了实施“二次创业”战略为中国医药城发展注入新动力,今年这里还将举办第十届中国(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以下简称“医博会”),主要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和大健康产业发展,通过举办医药权威信息发布、创新技术产品展示、项目对接合作、专业高峰会和专题高层次论坛等系列活动,搭建医药及健康产业国际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集聚海内外医药创新资源和高端人才。中国医药城宣传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医博会筹备工作已经启动,预计在9月中旬举办,期间还将举办一场金砖国家医药高峰论坛。


(责任编辑:齐桂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