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调节操:筑我运动员“心”的长城
观看体操比赛的观众可能都注意到了,我国运动员在上场前,有的先双目紧闭静气养神,有的则在双目紧闭的同时嘴里振振有辞。他们这是在干什么?
专家介绍说,他们是在做赛前心理调节操。这套操是我国运动心理学专家、国家体操队科研负责人丁雪琴创编的。
今年已经65岁的丁雪琴,负责奥运军团羽毛球、篮球、帆船帆板、女子举重、体操、中长跑等运动项目参赛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监测、训练和辅导。她的繁忙可以用脚打屁股来形容。在运动员入驻奥运村的第二天上午,她随国家体育总局2008奥运专家保障团,进驻离奥运村不远的奥体中心后,记者打电话向她请教,她脆生生地拒绝说:“没有时间,中午再说。”
从今年奥运参赛运动员名单陆陆续续出炉后,丁雪琴就开始对奥运主力阵容进行系统的心理监测和辅导,其中包括为每一位运动员设计的个性化的赛前准备、进驻奥运村提示语、赛中问题对策库的心理辅导方案。赛后她还要为运动员进行心理抚慰和放松。
提起当年从北京体育科学研究所来到运动队的原因,丁雪琴告诉记者,很偶然,纯属毛遂自荐。
1983年,中国梦之队兵败第三届世界杯跳水赛,当年的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在总结会上说:“这次比赛暴露出运动员心理存在不少问题,今后跳水队一定要加强心理训练。”这句话后来传到了丁雪琴的耳中,当时她的第一反应就是,“我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她找到母校北京体育大学老师、当时的国家体委三司司长赵常态,让老师把她介绍到跳水队去。老师当即随手拿起一个旧信封,在背面刷刷几笔就给当时的国家跳水队总教练梁伯熙写了一封“丁雪琴请缨为跳水队进行心理训练”的介绍信。
第二天,丁雪琴拿着这个旧信封来到国家体育总局跳水训练馆找到梁教练。梁教练看完介绍信说,你先给我们讲讲课吧。他不知道这个曾是优秀体操运动员、做过8年教练,又是我国第一位运动心理学女博士,究竟会用什么锦囊妙计让跳水队从心理上重铸辉煌。
然而此时,早有准备的丁雪琴一点也不含糊,认认真真地给教练员和运动员讲了一堂心理课。这堂课让大家特别开窍,跳水队当即决定请丁雪琴来队里进行心理训练。那年丁雪琴40岁。
40岁才来到运动队的丁雪琴,从头开始,一点一滴地摸索着适合运动员心理的辅导方式。那时童辉经常在比赛中发挥失常,认为自己不是跳水的料,心理压力很大。于是丁雪琴为他量身定制了一套增强自信心和调节情绪的心理训练计划。在丁雪琴的疏导下,童辉的自信心慢慢增强,终于在国内外比赛中屡创佳绩,成为我国一名功勋运动员。当年的李孔政、李宏平、陈肖霞、李艺花等运动员,也都特别乐意接受丁雪琴的心理帮助。她与孙祥、邵佳一、孙继海、石智勇、唐功红、刘春红、陈一冰、肖钦、程菲、谢军等众多耳熟能详的运动员之间的忘年交,也是体育界广为流传的佳话。
但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运动心理训练刚刚起步,还没有现在使用的生物反馈技术训练、计算机分析监控和训练系统、心理训练游戏软件、音乐床恢复调节、脑电测试分析、脑波治疗及行为分析等技术手段,心理监测和训练主要靠纸笔问卷和听录音。于是丁雪琴自编了一套心理放松训练提示语,辗转找到在中央电视台工作的朋友,制作了我国第一盘运动员心理放松训练磁带。这盘磁带因为制作精细,训练效果明显,被翻制了无数次,当年到国外训练的运动员,曾人手一盘随身携带。
一段时间后,跳水队发现丁雪琴的心理辅导的确有效,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决定,把丁雪琴调到跳水队备战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
虽然这次调动,已经不似当初的偶然,而是一个必然结果,但也颇具戏剧性。
年底,训练局和北京体育局领导坐在一起商量举办新年联欢会事宜时,训练局领导提出,把丁雪琴调去备战奥运的想法,体育局领导当即痛快拍板同意,可是在几天后又后悔了,因为丁雪琴业务突出、外语水平高、吃苦肯干,但是为了备战奥运,只得忍痛割爱。
就这样,丁雪琴来到了训练局,成为我国第一名专门从事国家队心理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两年后,她又调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成为体科所第一任运动心理研究室负责人。
这两个第一,只是丁雪琴在运动心理学领域迈出的第一步。20多年来,她在国内外运动心理学领域连续做出了许多个第一:第一个在国内将运动心理研究应用到运动一线;组织了我国第一届全国教练员运动心理培训班;第一个从国外引进生物反馈、生理相干测试分析系统、心理训练游戏软件、新体感音乐床等心理训练技术和调节仪器设备;负责研制出国际上第一个“运动员竞技心理能力和状态计算机测试分析系统”;第一个在国际上采用蓝牙遥控技术为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和监测。这些第一,使我国的运动心理研究和训练手段走在了国际前列。
可是,丁雪琴并不满足于这些成就,她又尝试着用国内外先进的心理测试与评价理论、测试方法与手段,为我国运动员研制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心理能力和状态诊断系统。1998年,丁雪琴在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的诊断和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建立》课题中,担任了“心理训练水平的诊断”子课题的负责人。课题组研制出的我国运动员竞技心理能力和状态诊断软件,第一次在国际上实现了对运动员的个性特征、竞赛情绪、注意特征、速度知觉能力、比赛动机水平、自信心水平、中枢神经疲劳等指标进行综合、快速准确地诊断。
如今这个诊断软件,已经是国家队日常训练和备战国际大赛的必备技术手段。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2017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