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孩子玩出伤害<Br>社区健身场所保护措施及警示标识存在不足

  • 作者:邓丹枫
  • 来源:新京报
  • 2014-09-06 10:07

    遍布京城的社区健身场所吸引了很多孩子,殊不知,哪怕没有明确标识禁止儿童使用的健身器械也并不适合身体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
    据《大河报》报道,8月9日,郑州一名12岁女孩在双杠上健身摔成偏瘫,此后,社区健身器械伤人事件频频见诸报端。
    近日,记者在走访多处社区健身场所后发现,本该是成人健身的场所,一到下午五六点便成了儿童乐园,漫步机成了秋千、腰背按摩器成了翻越岭,天梯则是表演绝活的高杠。
    保护措施缺席,儿童“玩耍”危险
    国家标准委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的《健身器材、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GB19272-2003)中明确提出,单杠、双杠、天梯、秋千等上下运动弹跳或可能从空中运动跌落的器材,其运动地面应为松软或富有弹性缓冲的地面,例如:沙土层、橡胶地板等。
    而记者在北京多处社区健身场所看到,多数健身器械都直接建在水泥地和花砖地上,周围也无任何保护措施。这就要求家长们提高安全意识,如果孩子执意要玩,一定要在旁边加以保护。
    安全提醒有,位置太隐蔽
    另外,以记者的走访情况看,多数社区健身器械都不适合儿童使用,但缺乏明显的提醒标识。
    做得比较好的是位于景山后街的全民健身第一园,树立起一块安全提醒牌,要求身高在1.2米以下未成年人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器材,部分器械如蹬力器、坐姿腹肌训练器上也贴有“禁止儿童使用”的标牌,但其他器械如天梯、转转轮仅标明100公斤以上禁止使用,对多少体重以上的人才能使用则未作说明。
    五道口附近的东王庄小区健身场所醒目处有牌子标识“身高低于1.4米和12岁以下儿童须在成人看护下使用”,其中天梯、蹬力器、腰背按摩器等器械上也有小字标牌注明儿童不宜使用,但标牌位置过高,儿童一般看不到。记者还在东城区真武庙附近看到一处设施相对简陋的健身场所,没有任何文字的安全提醒。
     
    ■ 潜在伤害
    ●柏立群(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太极柔推器 关节扭伤、头部撞伤
    由两个遍布凸点的圆盘构成,主要为老年人增强上肢肌肉的柔韧性。由于操作简单,小朋友们经常把它当作游戏,进行急速旋转。
    柏立群认为,旋转过快可能会造成肩关节和肘关节的扭伤,另外,太极柔推器本身具有一定重力,急速旋转后产生的惯性可能导致离器械过近的小朋友失去平衡,撞到器械上伤到头部。
    仰卧起坐板 肌肉拉伤、摔伤
    儿童在进行此项锻炼时,应采取头高脚低位,因儿童腰背部力量及腹肌力量不足,如果像成人那样为加大难度而采取脚在高处倒勾住栏杆进行仰卧起坐的训练,不仅容易拉伤肌肉,同时还有由于力量不足而向下滑落的危险。
    臂力训练器 头部磕伤
    两个人同时站在训练器两侧,向相反方向旋转圆盘,以达到增强臂力的作用。记者经常看到顽皮的小朋友们在咬牙较力的时候一方恶作剧般突然松手。
    两人同时使用臂力训练器时,如一方阻力突然消失将致圆盘急速旋转,这个向下的作用力很容易导致人体前倾,头磕在转盘上撞伤。
    扭腰器 腰背扭伤
    扭腰器提供的是下肢不动,脊柱两侧肌肉运动的训练,儿童的肌肉神经、反应及协调性都比成人差很多,旋转过猛容易造成腰背扭伤。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