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季将临,警惕肺炎球菌来袭

  • 作者:艾 平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4-09-06 10:27

        随着秋天的到来,天气渐凉,面对即将到来的流感季,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刘秀云教授日前在北京召开的以“直击肺炎球菌疾病、呵护儿童健康未来”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上指出,流感本身并不可怕,但是必须警惕患流感之后发生的继发感染。其中,各类肺炎球菌疾病在流感继发感染中最为严重。
    
    肺炎球菌
    据刘秀云教授介绍,肺炎球菌广泛存在于健康成人和儿童的鼻咽腔中,在健康情况下肺炎球菌不会致病,然而一旦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后,破坏感染者呼吸道的上皮细胞,肺炎球菌就会乘虚而入。刚出生的孩子体内还带有来自母体的抗体,能够抵御一些疾病的侵袭。但母传抗体在宝宝6月龄时就会逐渐消失,此时宝宝患感染性疾病的机会大大增加,需要孩子自己的抗体来应对疾病。而这一过程需要的时间大约是5年。所以,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2岁以下儿童是肺炎球菌感染的高发人群。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进行的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分析(2006~2009)显示,在所有下呼吸道分离菌株(n=1608)中,有5种最常见病原菌,其中肺炎链球菌占20.5%,位居第一位,比例远高于流感嗜血杆菌(12.6%)、卡地莫拉菌(12.4%)金黄色葡萄球菌(10.3%)和化脓性链球菌(1.8%)。
    由此可见,肺炎球菌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首要病原菌。在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及季节性流感继发感染中,肺炎球菌都是宝宝健康的巨大威胁。而且在我国5岁以下健康儿童中,约1/4儿童鼻咽部携带肺炎球菌,并可通过咳嗽或者打喷嚏时传播。
    尤其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在所有下呼吸道感染中,获得性肺炎是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最高的病因。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根据已有的研究估计,在重症肺炎的病原菌中,肺炎球菌的比例高达50%,而在致死性肺炎中这一比例更高。2008年我国卫生部对5岁以下儿童死因的监测数据显示,肺炎是引起国内1月龄婴儿至5岁儿童死亡的首位病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儿童肺炎球菌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面对即将到来的流感季,刘秀云表示,流感本身并不可怕,但是必须引起重视,采取积极措施,避免流感之后继发肺炎球菌感染,减少流感继发感染引起的严重后果,为宝宝提供周全保护。
    
    抗菌药“用无可用”?
    目前肺炎球菌疾病在临床仍以抗菌药治疗为主要手段,而肺炎球菌的抗菌药耐药性问题却在与日俱增。2006~2007年在全国4所有代表性的儿童医院(北京儿童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广州儿童医院和深圳儿童医院),对5岁以下住院肺炎儿童中临床分离的肺炎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肺炎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的不敏感率均较高,其中对红霉素的不敏感率达99.6%,对青霉素的不敏感率达86.0%,对头孢呋辛的不敏感率达81%。与2000~2002年北京、上海和广州3家儿童医院的监测结果比较,肺炎球菌对青霉素、大环内酯类及头孢菌素不敏感率均明显增高。值得注意的是,肺炎球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的不敏感率由2.8%迅速上升至24.7%。
    北京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教授杨永弘指出,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儿科抗菌药滥用情况严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的现象极为普遍,而且很多采用静脉方式给药,造成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并形成恶性循环。杨永弘痛心地说,这样下去,儿科将面临抗菌药“用无可用”的可怕境地。
    确实,对于肺炎球菌疾病这种可引起严重后果的疾病,由于对抗菌药的高度耐药性,可能导致临床经验性抗菌药常规剂量治疗的失败,如发生经验治疗方法不恰当、效果不彻底的情况,可能引发肺炎球菌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疾病,给婴幼儿的健康带来严重损害。
    如何才能走出肺炎球菌的抗菌药耐药困境?如何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肺炎球菌疾病?
    
    抵御耐药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教授在上述研讨会上指出:肺炎球菌疾病是可以预防的。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肺炎球菌疾病列为需极高度优先预防的疾病。预防肺炎球菌疾病的方法可分为一般预防及特异性预防两种。一般预防措施与生活环境、饮食及出行等有关,如保持家中的环境清洁、室内空气流通、注重饮食平衡等。此外,儿童本身也应该多参与一些户外锻炼。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家长要注意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而所谓的特异性预防,指的就是疫苗接种。
    对于肺炎球菌疾病的治疗,尤其是耐药性问题的解决,近年来,人们纷纷把目光转向了中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药的抗感染作用。金银花、连翘、黄连、大青叶等中草药,痰热清注射液等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不仅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同时也能抗病毒。在抗感染中如应用得当、辨证准确,效果值得肯定;如与抗菌药联合用药,不仅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而且还可以减少细菌耐药性。
    对于肺炎球菌感染所致的小儿重症肺炎,贵州省遵义医院的万容、刘庆使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菌药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并以题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发表于《中国妇幼保健》2011年第7期第26卷第1026~1027页。
    作者选择了2009年符合第7版《儿科学》中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的住院患儿72例,其中男44例,女28例,年龄1~7岁,平均年龄(4.5±1.2)岁。入院时病程3~5天,平均病程为(3.8±0.8)天。所有患儿均有咳嗽、咯痰,肺部听诊有固定的湿啰音,呕吐伴腹泻22例,嗜睡12例。原发疾病中支气管肺炎52例,喘憋性肺炎20例。体温高于40℃的5例,体温低于36℃的8例。胸片显示双肺斑片状阴影38例,单肺散在片状影34例,单侧肺不张2例。合并心力衰竭者18例,合并中毒性脑病者6例,合并酸碱平衡紊乱者58例,合并微循环障碍者32例。随机将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原学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儿均给予吸氧、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对症支持和抗菌药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每天用量0.5~1.0ml/kg,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某抗病毒注射液,用量10~15mg/kg,每天分2次给药。两组疗程均为7天。
    结果显示,痰热清组总显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5.0%,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观察指标变化比较,痰热清组体温恢复正常,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咳嗽、喘息、呼吸困难消失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痰热清注射液是由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等中药提取精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方中黄芩为君药,其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熊胆粉、山羊角为臣药,熊胆粉性寒无毒,味苦微甜,具有抗菌止痛、解痉消炎作用,山羊角性寒味咸,归心、肝经,具有清热、散瘀止痛及提高免疫力作用;金银花为佐药,性寒味甘,归肺、胃经,具有抗病原微生物、解毒、抗炎解热作用;连翘为使药,性平味苦,归心、肺、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功效。由5种药物提取精制而成的痰热清注射液,具有清热、化痰、解毒等作用。上述研究表示,临床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菌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显效率明显提高,且体温恢复正常,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咳嗽、喘息、呼吸困难消失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缩短。
    
    中药或有大作为
    随着广谱抗菌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快速产生,且越来越严重,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控制细菌耐药性已迫在眉睫。万容、刘庆的临床报道再次证明,中医药对抗菌药耐药病原菌引起的感染控制及病情好转有一定的优势。希望将来中医药能够在抗感染疾病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够在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中发挥优势。
    有专家认为,中药在对付“超级细菌”时有其独特优势,未来应用领域和前景广阔。这是因为,西药单一靶点的杀菌或抑菌药理,客观上会造成筛选压力而激活病原体中存在的“天然耐药基因”,形成对药物的抗性。而中药成分复杂,以多靶点作用,整体对细菌或病毒实施杀灭或抑制,并且中药的调理作用即扶本去邪与归真,具有重构缺损免疫系统或激活低水平的免疫功能,可促进体内产生对“超级细菌”或突变病毒高特异性的抗体及免疫杀伤细胞,在这个自体反应过程中将不会产生耐药菌(毒)株。
    最新的研究观点认为,在对抗“超级细菌”的过程中,调节自体免疫机能以达到消炎的目的或许是更优的选择,也是中药长于西药的地方。抗菌药研发滞后于致病微生物突变速度的问题将在未来更加凸显,在“超级细菌”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同时,中药独特的优势将会有更大的作为,并有望在防治兼备方面逐渐成为重要角色。
    相关链接:
    痰热清注射液所获荣誉
    2002年,列入发改委“国家现代中药高科技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
    2003年,入选上海市抗击“非典”重点新产品;
    2004年,荣获“上海市医药行业名优产品”、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A)级转化项目、入选国家医保目录;
    2005年,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入选卫生部《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修订版)》;
    2006年,列入国家储备药品;
    2008年,在由健康报社等单位组织的百姓安全用药活动中被评为百姓放心药品;
    2009年,列入《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治疗药物;
    2011年,首批完成中药注射液物质基础的“689”研究。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