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离不开收与养(上)

  • 作者:杨朝晖
  • 来源:科技日报
  • 2014-09-06 10:26

    秋天,即从立秋之日起,到立冬之日止,其间经过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六个节气。9月23日,是我国农历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秋分,并以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作为气候转化的分界。换言之,我们已经迈入了2010年的深秋。  
    
    从秋季的气候特点来看,由热转寒,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而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随着“夏长”到“秋收”而相应发生改变。  
    
    因此,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也就是说,秋天养生一定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秋冬养阴。”所谓秋冬养阴,就是指在秋冬养收气、养藏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从而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基础,不应耗精而伤阴气。  
    
    简言之,秋季养肺,重在养阴。  
    
    拥有保健科学和中医专业双学位的闫珉川提示,秋季养生可遵循益肺气滋肾阴、养肝血润肠燥的原则。另外,在养肺的同时也要注意养脾、养肝。  
    
    那么,如何养肺、养阴呢?  
    
    闫珉川建议,秋季养肺,要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以及经络等五方面进行调养。  
    
    养肺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通俗地说,心平气和是养肺的最好方法,肺是呼吸器官,而情绪的变化表现最显现的地方就是呼吸。呼吸的急促、不平稳不仅增加肺的负担,同时也会使身体里的气外泄,这与秋收恰恰相反。因此,精神调养主要是要内心的安宁。  
    
    再者,秋季养生,起居也要与其配合作出调整。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即早睡早起,有益于“秋收”。立秋是秋天的开始,炎炎的暑热还仍然存在,虽然时常有凉风,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睡觉要护住胸背,因为五脏的俞穴都汇合在背上,如果邪风侵入,容易中风。  
    
    中国民间自古就有“贴秋膘”的习俗,每至立秋,家家户户就开始“食肉进补”。对此,跟随毛泽东保健医生王鹤滨学习“红色保健”养生理论的闫珉川给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在饮食调养方面,首先要按照《黄帝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饮食,以防秋燥伤阴。如:银耳、甘蔗、燕窝、阿胶、梨、芝麻、鳖肉、藕、菠菜、乌骨鸡、猪肺、豆浆、鸭蛋、蜂蜜、橄榄等。当然,这只是对正常人及血虚、阴虚体质的人而言,若是脾胃功能低下,时常脘腹胀满、大便泄泻的,最好不要吃上述食品和药膳,因为它们性属偏凉,应该首先调理脾胃功能,在脾胃功能恢复后,再少吃一点滋阴食品和药膳。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