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抗癌症的“五大误区”

  • 作者:吴 志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4-09-06 10:31

    癌症患者治疗过程如何避免与肿瘤“同归于尽”?放化疗有哪些注意事项?家属应该怎样配合治疗?患者面对癌痛是否要强忍?“数字防癌”是否科学?国家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重点学科、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主任欧阳学农主任医师从防抗癌症的五大误区对上述问题做了相关解读。
    误区1 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
    “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这就是临床上常见的“过度治疗”。肿瘤治疗的方式主要有外科治疗,即手术切除治疗;内科治疗,主要包括化学治疗(化疗)、生物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放射治疗(放疗)等治疗方式。另外,随着科技的进展,近年来陆续涌现出许多肿瘤治疗的新手段,诸如靶向治疗药物、微创外科、介入、基因治疗以及光子刀、伽玛刀、氩氦刀,等等。有时候,新技术虽然完成了患者局部手术切除,但患者也“瘤去人亡”了。
    “目前,我国许多的肿瘤患者无法得到规范化治疗,这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欧阳学农说,患者在治疗中首先要做的,就是积极配合医生,根据病情,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手段。“在提倡‘带瘤生存’的今天,更注重的是治疗能让患者活多久,活得好不好。”欧阳学农强调,癌症患者很难用单一的治疗方式治愈,需采用“鸡尾酒”理念,把传统的中医、现代的新技术与常规化疗、放疗等结合起来,针对具体患者制定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尽可能最大限度提高疗效。
    误区2 放化疗无异于“自杀”
    溃疡、肛裂、血尿、脱发、呕吐、皮肤溃破……面对放化疗后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许多癌症患者都会感到不寒而栗。“随着辅助治疗药品的不断发展,止吐药、升白药的广泛应用,可以使大部分肿瘤患者相对轻松度过化疗期。”欧阳学农建议,针对常见放化疗各种不良反应,癌症患者应当“见招拆招”。
    放疗时,避免将受照射区的皮肤暴露在阳光下。可以用温热的水,轻轻地擦干皮肤。颈部治疗时不宜穿领口窄小的衣服,不要使用任何化妆品及外用药品,不涂抹刺激性或含重金属的药物,如碘酒、红汞、万花油等,也不宜做红外线等各种理疗。在治疗完成后,可以试试短时打盹或歇息。在放疗期间不要做太多的事情。听听音乐,放松心情,保持情绪稳定。轻松的锻炼,像散步,可以对抗疲劳,减轻放疗反应。
    脱发通常在化疗开始后的几星期内发生,但这是暂时的,化疗结束后,头发会再长出来。脱发期间,不妨剪短头发。使用温和的洗发水和护发素,使头发易于梳理,避免过分用力梳头。开始掉头发时,可以用帽子或披巾保护头皮免受太阳照射。平时,化疗患者宜喝大量温的、热的液体帮助稀释大便,并在医生指导下吃高纤维食物。
    误区3 家人过分“迁就”患者
    癌症是慢性病,需要漫长的治疗过程。家属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既不能束手无策,又不能一味“迁就”患者。欧阳学农建议,家属要首先振作起来,引导患者认识癌症,多向患者灌输“肿瘤就是慢性病”、“带瘤生存”、“适度治疗”的新观点,树立患者积极治疗和战胜癌症的信心。
    知则不怕。家属如果有什么疑问,应及时向医生或护士询问清楚,对癌症的正确认识是消除焦虑的良方。在配合医生做好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生活护理时,家属的良好情绪和科学抗癌意识,又进一步影响患者,从用药治疗到家庭护理,都能使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同时,根据患者性格、心态,坦诚地谈论疾病,注意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关心体贴患者,但不能过分迁就,助长患者一味卧床静养的惰性。在不引起疲劳和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鼓励患者适当参加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误区4 “得了肿瘤哪有不疼的?”
    “得了肿瘤哪有不疼的”、“止痛药用多了易成瘾”、“晚期肿瘤患者才用吗啡”……癌痛是癌症患者最为恐惧的症状之一,许多对止痛观念的误区,让患者默默忍受着剧痛,甚至带着严重疼痛离世。
    “在患者预期生存时间有限时,过多关注治愈方法是错误的。就像人饿了要吃饭一样,止痛是患者最基本的一种需求。”欧阳学农指出,病灶的完全缓解有时并不等于患者有良好的结局,实际上只有50%的实体瘤患者生存期超过5年。因此,不妨提前对癌症患者进行疼痛治疗,力争达到“睡眠不受疼痛影响、白天安静时无疼痛、站立活动时无疼痛”的标准。
    止痛是艺术也是技术,要求把有效的药物混合在一起,来提高疗效。欧阳学农呼吁开展个体化止痛治疗。对特定的患者也可突破惯例,超常规用药、个体化给药,体内置入鞘内埋入式药物输注系统等手段,特别是对临终患者使用止痛药物,应当更宽松。
    误区5 防癌照搬“数字密码”
    每天吃500克蔬菜、6种水果,运动90分钟……随着人们对癌症的重视,近年来出现了许多牢记各类“数字密码”的防癌者。“世界上没有哪组‘数字密码’是万能防癌的!”欧阳学农指出,防癌包括了遗传、饮食、起居、心情、锻炼等很多方面,如果被这些“数字密码”框死,而不结合个人生活方式、身高体重、年龄、日常消耗、个人体质等,反而可能“作茧自缚”。事实上,比数字更重要的是健康的观念。冰冷的“数字”往往只会“雷人”,找医生是最正确的指导养生的渠道。有癌症家族遗传史或高风险的人群,更应当在肿瘤专科医生那里得到科学的、系统的指导。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