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群众路线是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根本方法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是贯彻群众路线、强化群众观点、坚持群众立场的重要举措和具体体现,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群众工作。作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自觉把做好群众工作、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当作内在价值追求和根本工作方法,把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努力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奋力开创食品药品监管事业的新局面。
坚持群众观点,在感情上贴近群众。从机关情况来看,很多同志是出了校门就进机关,缺了“在基层与群众一道摸爬滚打”这一课。因此,机关党员干部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认真补上这一课,补好这一课。人常说,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这一朴素的道理,强调的是要坚持群众观点,在感情上贴近群众。食品药品监管机关的党员干部天天与群众打交道,深入群众更要情系群众,服务群众更要情注群众。既做贴心人,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又做暖心事,到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多、问题多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较多的地方去,在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中增进相互了解,在感同身受中增进同群众的感情。
坚持监管为民,在日常工作中竭诚服务群众。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新期待,以审、批、查为手段,强化日常监管和风险管理,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水平,加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假售劣等影响食品药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消费的安全感。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公正监管执法的新期待,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监管不作为和执法不公正等突出问题,创新监管执法理念、加强监管执法管理、改进监管执法方式,把每一起案件的办理、每一件事件的处理,都作为情系百姓、监管为民的具体实践,让群众真切感受到食品药品严格管理就在身边。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消费服务的新期待,紧紧围绕注册、审评、认证、审批等管理和服务环节,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安全的食品药品。
坚持民意导向,把评判权切实交给群众。民意是一把尺子,能够衡量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好坏优劣;民意是一种导向,能够引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前进方向。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要坚持把建立以民意为导向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机制,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敞开大门访民意、敞开心扉听民声,主动接受群众评议、着力落实整改措施。坚持把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和检验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根本标准,把群众需求作为监管工作的“风向标”。要善于汲取群众智慧,积极探索建立民意参与的科学决策机制,认真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建议,努力把开展工作的过程变为凝聚民智、聚集民力的过程,变为不断提高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过程。要虚心接受群众监督,积极探索建立民意监督的问题整改机制,学会从社情民意中发现问题,善于从群众呼声期待中查找不足,坚持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不断提升食品药品监管的执法公信力。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积极探索建立民意为重的考核评价机制,把群众评议与内部考评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群众意见和公众满意度在绩效考评中的比重,切实做到先进不先进让群众点头、满意不满意由群众认可,把监管工作的评判权交给群众,真正做到监管工作跟着民意走、监管人员围着群众转。
坚持与时俱进,把监管工作深深扎根群众。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把群众工作作为“看家本领”来掌握、作为“重要法宝”来传承、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式。要积极探索运用群众工作的办法来治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新路子,在政府尽职尽责抓好监管的同时,行业协会也要发挥制约、自律作用,最重要的是发挥新闻媒体、消费者协会、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广大消费者的监督作用,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的“人民战争”。为此,要广泛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认知水平和应对风险能力,各级要健全完善举报中心,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出台举报奖励办法,调动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积极性。要突出强调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采取加大失信信息披露力度、“黑名单”制度、“一次死亡法”等措施,严惩重处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让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不敢以身试法。(作者系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2017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