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食药网首页 > 食品>

北京东单菜市场: 留住老味道 引领新时尚

作者: 蒋守福 张斌    来源: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报 2018-09-06

       





       始建于1902年的东单菜市场,曾经坐落在东单二条,承载着几代北京人的生活,是老北京人名副其实的“菜篮子”,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步。1997年,随着城市改建发展,它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2015年9月26日,东单菜市场重新开业。出地铁和平里北街站,只要一抬头,就能看见一栋四层灰色大楼紧挨着马路,这就是东单菜市场的新址。


 东单菜市场新址。摄/ 张斌  


       85岁的魏君老人,闲暇时总爱到东单菜市场逛逛。“年轻那会儿住在东单北极阁,离老东单菜市场很近,经常去买菜。自从1993年跟着儿子搬到和平里七区后,就再没去过了。后来听说菜市场拆了,还有些失落。可谁知,兜兜转转了一圈儿,新的菜市场竟然又‘落’在了家边儿上。”说起与东单菜市场的缘分,魏君十分感慨。其实,许多像魏君一样的老北京人,几乎每天上午都会到东单菜市场逛逛、转转,为的不仅是采买新鲜的瓜果蔬菜,还盼望着能遇到老邻居、老朋友,一起聊聊家长里短,说说旧时的回忆。


 

 异地重张的东单菜市场是最受周围居民欢迎的“菜篮子”。摄/  张斌  


       这座历经百年变迁的菜市场,已从过去的老市场模式转变成现在的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内部环境新潮时尚,现代管理快捷高效。但只要你置身其中,就能切身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中掩不住的浓厚悠长的历史底蕴和老味道。新与老的碰撞交叠,谱写出一段段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动人乐章。

    

难忘的老记忆


       老东单菜市场的独特建筑风格,给90岁的张可善老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记得,最早的东单菜市场,有一个朝南开的正门,门上边儿有一个圆弧形顶棚,从外形上看,就像一个火车头,特别有意思。直到1997年被拆除之前,东单菜市场南门上都是圆弧形的建筑造型。”张可善回忆说。据北京东单菜市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张志群介绍,初期的东单菜市场采用的是大开间、高立柱的空间布局,看上去特别像欧美的火车站,完全满足了室内空气流通和采光的要求。它的L形格局便于灵活布置摊位、柜台,两个门(一个朝南,一个朝东)的设计,也使得人群疏散更加方便。


       除了独特的建筑风格,东单菜市场最吸引张可善的,还是它的“旺”。“我年轻的时候觉得那里真‘豪气’,地方可大了,东西也特多,什么都有的卖,人气非常旺,买东西都是人挨人、人挤人,排着长队。”张可善说。


       张可善口中的景象,在1954年第3期的《人民画报》上是这样描绘的:“东单菜市从朝至晚都拥挤着买主。天还没亮,就运来了成车成车的货物。接着,主顾们陆续地来了,整个菜市场就开始了活跃的一天……走进市场,真是令人眼花缭乱啊!从东边便门进去,右手一溜全是猪肉摊。拐过弯,朝西一溜全是牛羊肉摊……一走到蔬菜摊,尽管是冬季,也会觉得这里仍然是春天或秋天。韭黄、白菜、生菜等等,全像花朵一般美丽……”


       改革开放以后,东单菜市场的经营品种更加丰富,服务也更加便利周到。那时,因工作关系,张可善的儿子经常带同事朋友到家里做客。“为了准备饭菜,我跟老伴儿可费了不少心思。”张可善回忆说,“当时的东单菜市已经开始售卖份儿菜,里面的各种食材都已提前收拾妥当,买回去只需稍作整理就能烹制。不仅方便,价格也很公道,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1988年6月,老东单菜市场进行了一次大修和内外装饰,旧貌换新颜。一些老北京人回忆,当时的东单菜市场可谓“高端、大气、上档次”。张志群介绍,当时东单菜市场的经营面积达1300多平方米,商品种类增至2600余种,名特优新副食商品多达900余种,极大地满足了顾客的购物需求。此外,蔬菜经营方式更加灵活。东单菜市场相继与广东、云南、福建、四川、甘肃、黑龙江等近20个省(市、区)的国营企业建立固定供货关系,各地的优质蔬菜等源源不断地进入北京市场,使首都市民的“菜篮子”得到充足保证。

   

重生的老字号


       1997年,因东单二条附近街道整体规划建设,老东单菜市场进行了停业拆除。老市场拆了以后,居民仍然念想不断。“老市场在老北京人心中地位很高,几乎成了百姓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了找回这份历史和记忆,我们决定重建东单菜市场。”2015年,时任东城区商务委员会主任的刘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2015年9月26日,异地重建的东单菜市场再次开门迎客。重新回归的东单菜市场没有简单地恢复原有菜市场的商业模式,而是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格局和消费人群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进行有机地拓展延伸,形成“天上有云、地上有网、体验有店、供货有流、服务有点”的新型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模式。


       2018年8月21日,记者走进东单菜市场一楼,看到不少顾客正在收银台前排队付款,收银员则手脚麻利地进行着结算。货场内,分门别类地码放着各类零食、调料和百货用品。进入地下一层,开阔的卖场令人眼前一亮,百姓餐桌上的主要食材——米、面、粮、油、蔬菜、肉类可谓应有尽有、品种多样。东单菜市场还通过使用互联网技术不断提升购物、支付等用户体验。比如,菜市场内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居民可以通过手机扫码支付,无须再掏出现金、等待找零;而“手机下单、社区提货”的O2O服务模式,则可以为会员提供私人订制送货上门等服务。“我们还与周边地区的多个蔬菜基地达成协议,实行产地直供模式,从菜园子直接到消费者的购物袋,取消了中间环节,价格比其他普通菜市场、超市便宜很多。”张志群介绍说,“市场内部成立了食品安全检查小组,每周定期进行一次全店食品安全抽查,对不合格产品一律采取下架或销毁处理。市场生鲜区还建立了农药残留快检室,每周检测两次,每次检测十多个品种,检测结果予以公示。”


       魏君告诉记者,东单菜市场重新开业后,她几乎每天都会来一趟。最令她欣喜的是,新市场保留了老市场最受居民欢迎的老字号。“以前,我总到老市场买六必居的酱菜,天福号的酱肘子、猪头肉,月盛斋的酱牛肉。没想到,市场重开以后,这些老字号还在。”魏君说。据张志群介绍,为了留住市民心中的“老味道”,东单菜市场在重张开业之前的规划中就给这些老字号预留了一片体验区。“老字号体验区”3年来的表现也足够亮眼,现已成为东单菜市场的一块响亮招牌。其中的六必居、天福号、月盛斋、稻香村、吴裕泰等专柜更是受到了新老顾客的一致欢迎。魏君说:“东西还是正宗的‘旧时味’。嘴馋的时候就会去买上一些、过过嘴瘾。”而一些新顾客,也在尝鲜之后成了回头客。


       2015年12月8日,东单菜市场成功获得“北京老字号”称号,这个品牌将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继续发展下去。

    

浓厚的人情味


       在老北京人心中,东单菜市场是最有人情味的。


       改革开放以后,东单菜市场推出了30余个服务项目,包括送货上门、代客加工、顾客缺货登记、失物招领、免费针线包、方便筷等。“比如买鸡,他们会按照要求切得恰到好处;买鱼,就给收拾得漂漂亮亮;买大虾,会帮你剔掉背部的虾线……当时家里的事情很多,没多少时间打理伙食,菜市场的这些服务省去了我们不少工夫,可说是非常周到、暖心了。”张可善说。


       东单菜市场的暖心服务点滴入心,让来过菜市场的人念念不忘。“我们刚重张开业时,请了很多老师来培训。记得那是在2015年10月,一位培训老师把一个老购物袋交给我们,说是他的一位朋友听说东单菜市场重张开业了,特地托他转交的。”采访中,张志群向记者讲述了一个购物袋的故事。原来,一位老婆婆在老东单菜市场购物时,由于买的东西较多,又没拿袋子,售货员看到后,便把这个购物袋免费送给了她。老婆婆一心想着要把袋子还给售货员,但因为搬家等原因,没有再去过老市场。当听说东单菜市场拆迁的消息后,她很是伤心,但一直珍藏着这枚购物袋。直到菜市场重新开张,老婆婆的女儿终于将这枚购物袋还给了东单菜市场,彼时,老婆婆已经去世了。现在,这枚购物袋一直保存在东单菜市场。


       其实,让这位老婆婆念念不忘的,除了那“一袋之恩”,更多的还是东单菜市场里浓浓的人情味。2016年10月,一位退休老干部在东单菜市场3楼高高兴兴地过完了自己的八十大寿。“老人的家人说,当时为老人挑选了几处高档的酒店,可是老人家非常固执,一定要在东单菜市场举办寿宴,因为老人年轻时经常来购物,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张志群说,“为了办好这桌具有特别意义的寿宴,我们精心准备了一块蛋糕。当时还在3楼经营的10个档口则各自献出了一道菜。寿宴很成功,老人家非常满意,还夸我们服务到位,并祝愿我们市场越办越好。”


       贴心的服务化成珍贵的情谊。风风雨雨百年来,东单菜市场始终秉承老字号的优良传统,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获得了市民的一致认可。如今,市场门口悬挂的那块“放心肉菜示范超市”牌匾,更是代表了东单菜市场的新发展,让市民购物更加踏实、放心。


北京东单菜市场大事记


    ●1902年创建,原址位于北京市东长安街东单路口西北角,主要售卖鸡鸭鱼肉、干鲜果品等商品。

    ●1917年,法商接手集市管理,并设英文名称“East Market(东市场)”。

    ●1938年起,东单菜市场由日本人管理。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后,日商才退出。

    ●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将摊商收归国有,东单菜市场成为一家国营菜市场,并正式定名为“东单菜市场”。

    ●自1958年起,国家投资对东单菜市场进行了多次大修建。

    ●1997年,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东单菜市场被整体拆除。

    ●2015年9月26日,东单菜市场在和平里西街69号异地重张,总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分为地面4层、地下3层。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东单菜市场通过股权重组,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并正式更名为“北京东单菜市场有限公司”。

    ●2015年12月8日,东单菜市场被北京市老字号协会授予“北京老字号”称号。


(记者  蒋守福  张斌  栏目改革开放40年·百姓菜篮子变迁



(责任编辑:苗晨)

联系我们 更多

  • 健康中国头条微信
  • 中国医药报微信

电话:010-83025740
010-83025786

邮箱:wzh@health-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