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食药网首页 > 药品> 中药>

大渡河畔访药记

作者: 汪彦斌    来源: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食品药品网 2018-12-02

  奔腾不息的大渡河,云雾缭绕的大瓦山,古老彝族的祖居地之一——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也是神秘的大渡河金口大峡谷所在地,离乐山市区160公里左右。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高海拔、多层次的气候与地貌特征,使这里自古以来就成为中药材的宝库。12月1日一大早,晨曦初露,笔者便慕名来到这里采访。


初冬时节,雾霭沉沉的大渡河和神秘的大瓦山。


  据金口河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廖平安介绍,这里川牛膝、乌天麻、川芎、黄莲、黄柏等很多,其中川牛膝、乌天麻品质地道,历史悠久,是全国主产区。《本草纲目》已有记载的药用植物红豆杉天然野生品种在这里曾被发现,极为珍贵。现在这里上世纪九十年代引进的加拿大曼地亚红豆杉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大规模种植面积居全国前列。


利用野生种籽,模拟野生环境,运用阔叶木蜜环菌营养更为丰富,培养乌天麻的全过程。


  廖平安虽然从事药品监管工作仅一年,但对金口河道地中药材如数家珍,原来他教书育人十年后,又在质量监管部门工作了十多年,曾负责地理标志产品的申报与管理工作。据他介绍,野生乌天麻长在深山老林之中,块茎小,难以寻觅和釆挖,受自然温度变化影响较大,靠天收,出产量少。为此,金口河区板草坪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等药商组织,承包大片山林,进行林下种植,现在发展良好。但往大山深处道路交通困难,还要走两三个小时,一天难以来回,记者只好放弃前往一探究竟的打算。


张大全(左一)正在向廖平安(右一)一行介绍营养箱培育乌天麻的情况。


张大全正在向廖平安一行介绍开发乌天麻酒类新产品的情况。


  从金口大桥边沿大渡河畔走土路一公里左右,就到了和平彝族乡森宝野生植物开发有限公司。据种植经营乌天麻30多年的公司经理张大全介绍,他最早是从事野生天麻采挖与收购的,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就转为探索林下种植。但通过五六年的摸索,他发现林下种植仍无法避免受制于温差变化影响品质,加之散在山民手中,收购时未免良莠不齐,不能满足客户质量标准要求,经济性不高,难以为继。为此,近十多年来,他通过采集野生天麻种子优选育种、与蜜环菌拌匀,播种50多天即可出苗,转纳入培养箱,在模拟野生环境(温度、湿度、气压等)下,两年即可获得成品乌天麻,现在年产天麻50吨。据金口河区市场监管局药品监管总监周贤进介绍,这种乌天麻所含天麻素高于野生天麻。目前,张大全的公司除向成都药材市场供应乌天麻外,还销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目前公司正在探索开发天麻酒新品种。


药农陈频彧正在向廖平安一行介绍川牛膝的生长与越冬情况。


  离开大渡河畔的森宝天麻人工栽培基地,我们一行按预定计划换了底盘更高的越野车继续向大瓦山腹地进发。车如一叶扁舟,颠簸着在峡谷中穿行,连绵起伏的群山扑面而来。车行70分钟左右,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带着我们爬上海拔1500米左右的地方,我们见到了永胜乡和平村药材种植负责人陈频彧,一位50岁左右的药农。问他种药材跟谁学的,他说从懂事起就跟父母劳作,耳濡目染,也可以说是无师自通。看着他种植的60亩左右的川牛膝,虽已到越冬季节,枝蔓爬伏,但可想见开花季节的茂盛景象。握着他粗糙的大手,奇怪于他的名字,据说是他的父亲请几位中学老师起的。一查百度才知道"彧"字除指文釆斐然外,还有茂盛之意。


正在越冬的成片川牛膝。


  和平村有175户人家,500人口,几乎家家祖祖辈辈都种川牛膝。现在除了农田、自留地,通过开拓荒山,该村种植了上万亩。川牛膝可生长10年以上,3年成熟可釆摘种子,4至5年即可挖卖。据廖平安介绍,他和周贤进一年要多次到这里了解中药材的种植、生长、收获情况,解决村民的实际问题与困难,指导他们科学种植,开发川芎等引进新品种,仅陈频彧今年就种植了近 20亩川芎,收获喜人。


陈频彧向客人介绍川牛膝种籽。


  川牛膝种植对地肥要求较高,贫瘠的地块必须换茬轮休。它的根须枝蔓很长,采挖特别费劲费劳力,陈频彧听说省里农机研究院正在开发机械采挖设备,非常兴奋。他说川牛膝生长期平时很好伺候,不用特别照顾,还可直接食用。


陈频彧向客人介绍这是七年生川牛滕。


  望着远方苍茫的群山,陈频彧充满感情地说,川牛膝曾陪伴他们的祖辈度过饥荒年代。川牛膝很怕地老鼠钻洞啃咬,他说每亩鼠害损失2%左右,还可以承受,也没用药灭打。有好事者建议,吃川牛膝长大的老鼠肉应该很有营养价值,他可捕捉一举两得。他说老鼠打洞也松弛了土壤,就不用药打它了,免得还污染了川牛膝。从这位山里人宽厚的笑容里,不禁使笔者想到了东坡先生"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的禅诗。



车上、路上见到的川牛膝。


  笔者一行与药农陈频彧依依惜别,继续向海拔更高处盘旋而上。一路上,时时可见拉川牛膝的大大小小的车辆,采挖、收获、买卖川牛膝的人们,还有房前屋后码放整齐的川牛膝"字堆"。这里真的是川牛膝等中药材生长的天堂!


  随着海拔逐渐升高,笔者的耳朵明显感受到了飞机起降般的压力,汽车拐的弯也越来越陡峭,颠簸也更加厉害。窗外的风景也在发生变化,针叶林明显增多,颜色逐渐变深。颠簸40分钟后,汽车穿过几公里平坦的公路,终于在一幢建筑前停了下来——红豆杉种植基地到了!拉开车门,只觉寒气逼人,让人不仅打了个冷颤。


漫山遍野的红豆杉。


  回首望去,漫山遍野都是红豆杉。此时,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原来是今天清晨专程从乐山市区赶来的四川祥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贤彪迎了出来。

雌雄异株的红豆杉,左边高者为雌,既开花又结果;右边矮者为雄,只开花不结果。


  为了让我们看到稀有的红豆杉红果,又怕我们冻着,刘贤彪大步向前,向山里快走了500多米,给我们介绍从加拿大引进的曼地亚红豆杉的生长习性、采收情况、药用价值,介绍基地的建设历程。


讲起曼地亚红豆杉,滔滔不绝的刘贤彪(前排右)。


  该曼地亚红豆杉产业的建设充分体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和"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的理念,也是保护和利用资源的环保产业。


  红豆杉在《本草纲目》第三十四卷木之一香木类三十五种记载:红豆杉又名紫杉,古代统称为柏,明朝李时珍将柏列为补阴之药,主治:"惊悸益气,除风湿,安五脏并能治疗其他疑难杂症。久服,令人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饿,轻身延年。"《中药大词典》第1564页专门介绍了红豆杉对肿瘤和糖尿病的功效与作用。祥光公司在保护当地野生红豆杉资源的前提下,采取人工栽培、加工提取紫杉醇,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据了解,国内外用红豆杉树皮如云南、南方、东北红豆杉等提取分离紫杉醇的研究较多,成功地用曼地亚红豆杉枝叶生产紫杉醇精品并获得国家专利的厂家国内至今只有祥光一家。


  曼地亚红豆杉基地利用荒山坡耕地采用"茶园式"密植栽培经营方式建设,既可以充分发挥出基地林木的生态效益,又能减少水土流失,符合退耕还林国家政策。该基地共计15000亩,其中近4000亩是公司加农户方式培育,带动贫困农户近千户,其中精准贫困户98户。基地已修建基地公路7公里,是一个典型的扶贫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加工紫杉醇300公斤、10-DAB600公斤,可产红豆果5万公斤;目前已建成年生产加工能力1万公斤紫杉醇浸膏和紫杉醇纯品100公斤、10-DAB200公斤生产线一条,厂房占地面积近7500平方米。公司规划到2023年建成红豆杉标准化基地3万亩,建成4500万瓶紫杉醇针剂、462万瓶紫杉醇白蛋白的生物研发基地,可带动大小凉山400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万绿丛中一点红,就是营养价值丰富的红豆杉果,只有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地方才结果。刘贤彪说可以泡茶、酿酒,安神健体。


  每逢霜雪浸润的秋季,云雾弥漫的大瓦山麓红星点点,鲜美多汁的红豆杉果缀满枝头,分外妖娆。这种神奇的果实对气候、水文和土壤环境有着严苛的要求。经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红豆杉养生干果,色泽更加鲜红明丽,弥散出持久浓郁的果香芬芳,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可与茶叶泡制饮用,可酿酒,也可作为滋补原料烹饪美食,可达调神养性,安心静气,祛劳健体之功效。


正在开发的紫杉醇系列新产品。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之间已是下午。军人出身的刘贤彪中等身材,壮硕敦实。他曾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浴血敌后。转业复员后的2004年机缘巧合,他了解到紫杉醇是癌症病人急需的特效药,于是倾力打造了这一红豆杉基地,令人感佩。


  由于要赶晚上的飞机回北京,笔者带着没能尽兴采访的遗憾,匆匆与金口河区的药界新朋友们挥手告别。相信在12月19~21日由中国健康传媒集团和峨眉山旅游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18智慧食药博览会暨四川(乐山)首届中医药博览会上,我们还会再见!(作者为中国健康传媒集团董事、副总经理)


(责任编辑:齐桂榕)

联系我们 更多

  • 健康中国头条微信
  • 中国医药报微信

电话:010-83025740
010-83025786

邮箱:wzh@health-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