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食药网首页 > 行业分析> 药品>

勇敢探寻原料药高质量发展路径

作者: 落楠    来源: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报 2018-12-11

  1978年,我国原料药出口总额仅为7370万美元;2017年,我国原料药出口额达291.17亿美元。我国已成原料药生产第一大国,国内涌现出多个原料药生产基地。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原料药产量合计1327864吨,出口量388624吨,山东、河北、浙江原料药产量和出口量位列全国前三名。


  原料药行业的繁荣促进了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但也加重了环境负担。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实施以后,多地原料药企因环保问题被关停。如2017年采暖季,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个城市中,205家企业的874个原料药被纳入错峰生产范围,其中263个产品停产,涉及191家企业。


  与此同时,原料药产能过剩问题日渐突出。某些低技术门槛的大宗原料药,国内产能甚至已超过全球需求量。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阿托伐他汀钙等特色原料药呈现“大宗化”趋势,高利润风光不再。


  环保高压在各地持续,粗放式生产时代终结,对原料药生产企业乃至全行业来说,转型是个痛苦但迟早要做的事。


  提到原料药企业转型,很多人自然联想到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企业。有多年的原料药生产经验,企业在此基础上开发制剂,确实有优势。但原料药和制剂有本质区别,实现跨越式发展必先跨越技术难关。如注射剂是复杂剂型,存在开发难度,其生产需无菌操作,原料药、药用辅料和药包材选择使用都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控制,这是摆在原料药企业面前的现实挑战。


  其实,原料药领域也并非前途暗淡——优质原料药永远是刚需,企业可考虑把现有原料药做精、做优、做强。近年来,我国进口额较大的原料药品类多数与出口品种重叠,原因之一就是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推进,国内对于优质原料药和高端原料药需求增加。这也从侧面说明,我国原料药生产水平相对偏低,相关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质量。


  此外,考虑开发制剂的原料药企业,也可采取“曲线救企”战略,依托企业生产原料药的优势,先着手开发制剂所需原料药,待产能稳定、技术成熟后,再转向制剂领域。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原料药企业要成功转型,需要长期投入。对于转型,原料药企业不仅要有紧迫感和策略,更要有信心和耐心。(记者 落楠)


(责任编辑:齐桂榕)

联系我们 更多

  • 健康中国头条微信
  • 中国医药报微信

电话:010-83025740
010-83025786

邮箱:wzh@health-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