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药可能会引起低血压!(附药品名单)
功能介绍 发布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息,传播食品药品安全科普知识。
高血压是人们普遍都知道的一种慢性疾病,但是由于药物引起的药源性低血压就不见得人人都知道了。先让我们通过下面这个真实的案例来了解一下“药源性低血压”。
案例简介
李大爷今年74岁,因为前列腺增生的问题,最近开始服用一种叫“高特灵”(通用名:盐酸特拉唑嗪片)的药物。近日,李大爷在家用热水泡脚的过程中突然感觉到两眼发黑、头晕无力,赶忙叫来家人将其扶卧在床上。过了半个小时,头晕的感觉缓解了,家人们很是纳闷这到底是什么情况?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李大爷继续坚持规律服药。可渐渐的,他发现每天清晨起床后自己总是头晕得厉害,甚至几次晕倒在地。最终,在家人的劝说下李大爷来到了医院进行住院观察治疗。
什么是药源性低血压?
低血压是指成人收缩压低于或等于 80mmHg或高血压病人收缩压下降幅度超过或等于80mmHg。体位性低血压是指病人因体位改变而引起的血压下降。譬如病人由卧位突然站立或站立时间过久,由于血液循环的反射性调节发生障碍,引起头晕、心悸、面色苍白、手足麻木甚至晕厥,还有的病人因此跌倒而引发外伤。此类症状可因用药而诱发,故又称药源性低血压。由药物引发的体位性低血压是临床用药中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许多病人常因不能耐受而中断治疗。
易诱发低血压的药物
李大爷服用的就是上表中提到的特拉唑嗪,它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可以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加之其又用热水泡脚,进一步扩张血管就发生了两眼发黑头晕无力的症状。
如何预防
大多数药源性低血压是一过性的,休息后可自愈。但部分患者发展急骤,个别情况下可引发严重后果,因而应加强防治。
凡服用,特别是首次服用上述(或其它)可能诱发低血压的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用药反应情况逐步调整剂量。
用药后安静平卧30分钟至1小时。转变体位时宜缓慢,如从卧位站立,应先缓慢坐起,稍做休息后站立片刻,再缓慢起步,这样可使体内血液循环有一个调节、适应的过程。
如果在用药过程中突然出现低血压,不必惊慌失措,应立即平卧,适当垫高下肢,以增加静脉回流量。如果确定所服用的某种药物是其诱因,必须立即停用或减量,多数患者可恢复正常血压。
值得一提的是周围环境温度高、热水浴、运动及饮酒,均可促进或加重药源性低血压。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无原因的头晕、乏力、嗜睡,甚至晕厥等症状;或卧位时血压正常,站立时收缩压及舒张压迅速下降 20-40mmHg,出现头重脚轻、眩晕、乏力等症状,均应考虑与近期用药的联系,警惕药源性低血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