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食药网首页 > 科普·舆情>

健康无害只是电子烟“美丽的假象” 监管亟待明确和加强

作者: 吴国丽    来源: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舆情中心 2019-04-16

  事件概述


  近年来,电子烟因被宣称"有助于戒烟"和"比传统香烟健康"而受到广大烟民的青睐。2019年初,电子烟突然热度飙升,成了备受追捧的创投领域。在电子烟发展高歌猛进的同时,电子烟的争议也随之而来。目前电子烟能否成为一种有效的戒烟方法,还没有充分证据。此外,不断有研究报告表明,电子烟与普通香烟一样有害。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电子烟的危害。同日,世界卫生组织也发布文章称,电子烟不仅有害,而且还会使原本不吸烟的青少年成为新的吸烟者。4月3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警告称,电子烟可能存在引发癫痫的风险,再次引发对电子烟的热议。


  目前,就电子烟的监管而言,我国仍未颁布关于电子烟的正式标准,对其监管仍需进一步明确。


  舆情走势及关键节点


  从舆情走势来看,以3月1日~4月11日为监测时间段,如图1所示,舆情整体呈现"山峰式"特征,网民关注度远高于媒体关注度,并带动整体舆情走势。


图1 媒体与网民关注度走势图



  第一阶段:资本加速介入电子烟产业,电子烟话题逐渐升温


  3月1日,《工人日报》刊发《电子烟还能"燃"多久?》,界面发表《为什么电子烟能成兵家必争之地还能烧多久?》等称,进入2018年,电子烟突然成了国内众多创业者和投资人眼中的"香饽饽"。目前,电子烟市场在国内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中国生产的电子烟已经占据了世界90%的份额。在电子烟发展高歌猛进的同时,争议也开始出现。有的专家甚至认为,电子烟只是减少了吸烟者对卷烟的使用,但同时也加剧了其对尼古丁的依赖,反而使戒烟更加困难。据了解,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项关于电子烟的正式标准颁布,对其监管尚属空白。不过,国家烟草专卖局去年曾表示,将推进新型烟草制品的监管法规研究。


  3月14日,中国新闻网发表《防止青少年上瘾美国拟出新规限制口味电子烟销售》称,近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一项政策草案,拟通过限制实体店和网上销售,最终取缔大多数带香味的电子烟,以遏制青少年对电子烟的依赖。


  此外,媒体持续报道电子烟的危害。生活数据网发表《研究发现电子烟会诱发成年人喘鸣》称,研究结果显示同没有使用电子烟的人相比,成年人发生喘鸣的可能性是其两倍。新华网发布《美研究称吸电子烟可增加心脏病、抑郁症风险》称,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虽然吸电子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弱于吸传统烟草,但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电子烟的成年人患心脏病、冠状动脉疾病和抑郁症的风险更高。多厂家声称,电子烟是传统香烟的安全替代品,有助于戒烟。但世界卫生组织在相关报告中提出,目前没有充足证据表明电子烟有助戒烟,吸烟者只有完全戒除尼古丁,才能最大程度受益。


  媒体还关注电子烟的产业发展以及面临的风险。中国新闻网发表《争议中的电子烟:真的没有危害?真能帮助戒烟?》、北京日报客户端发表《蓝莓、菠萝、水蜜桃……电子烟突变网红风险多,是风口还是泡沫?》、金融界发表《电子烟:下一个暴利行业》,百家号"康斯坦丁"发表《电子烟的蓝海与挑战:创业先行未来却未知》称,电子烟成了备受追捧的创投领域,但是电子烟的实质技术并没有太大区别,产品同质化严重。此外,电子烟是否能够像一些公司所说的那样起到"代烟""辅助戒烟"的功效,目前尚无定论。电子烟还存在道德、法律等多重风险。


  第二阶段:央视3·15晚会曝光电子烟存在危害性,舆情达到高峰


  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电子烟的危害称,长时间吸食电子烟的青少年,同样会产生对尼古丁的依赖。通过科学实验可以证明,电子烟同样含有不少有害成分,危害一点不比香烟少。有些电子烟烟液尼古丁含量标识不规范,有些甚至存在尼古丁含量严重超标的问题。烟液中还含有甲醛、丙二醇和甘油等成分,累积到一定程度也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曾在2018年发出通告,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然而电子烟作为新兴的产品仍然在侵袭着大部分人群。国内大多数生产企业,大多打着科技公司的旗号,把电子烟当作电子产品来销售,缺乏有效的监管,因为电子烟的准入门槛比烟草制品和医药制品低得多。


  当晚,世界卫生组织官方微博、微信均发布《电子烟的二手烟--一种新的空气污染源》称,电子烟不仅有害,而且还会使原本不吸烟的青少年成为新的吸烟者。研究表明,电子烟加热溶液产生的二手气溶胶(电子烟的二手烟)是一种新的空气污染源,其产生的某些金属含量,比如镍和铬,甚至比传统卷烟产生的二手烟的含量还要高。


  澎湃新闻、新浪、网易等新闻网站,@央视财经、@凤凰网财经、@头条新闻、@新浪财经等微博账号,"虎嗅App""丁香医生""36氪""三联生活周刊"等微信公众号,均发布相关信息,舆情迅速升温。其中@央视财经发布的【#3·15晚会点名电子烟#用电子烟戒烟?别闹!研究证实:电子烟危害不比香烟小!】,转评量超过9000人次,超过5000人次点赞。


  另外,有媒体关注电子烟在网上售卖的情况。3月16日,百家号"新京报"发表《央视3·15曝电子烟危害不比卷烟少京东屏蔽电子烟》称,央视报道后,京东平台已经屏蔽"电子烟"关键词,但直接搜索品牌名称仍可以搜出相关产品。3月17日,猎云网发表《央视3·15报道后,电子烟在电商平台凶猛如常》称,仅仅刚过去一天,京东平台又解除了对"电子烟"关键词的屏蔽,甚至还在搜索中大量推荐电子烟类的关键词。


  第三阶段:电子烟争议持续,媒体呼吁加强监管,舆情降温


  3月18日,《新京报》刊发《电子烟不应继续逍遥于控烟之外》称,电子烟长期游离于监管之外自由出售,又涌入大批资本,砸真金白银美化推广,与控烟政策背道而驰。电子烟产品近年来在全球市场成倍增长,尤其是在青少年人群中使用率显著上升。希望国内相关部门制定和颁布电子烟的正式标准以填补监管空白,同时在全国层面将电子烟尽快纳入到控烟范围并形成共识。总之,对于电子烟这种快速发展的新兴事物,系统监管还需尽早跟上。


  3月26日,《光明日报》刊发《对电子烟的系统监管宜早不宜迟》称,在电子烟如野草般疯长的背景下,央视"3·15晚会"无疑提了个醒。标准不明、监管滞后,很可能衍生出诸多行业乱象。所以,电子烟的成瘾性、危害性到底如何,是否该被纳入禁烟范畴,市场准入门槛和销售门槛该如何设置,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总之,对于电子烟这种新兴事物、新兴行业,系统监管宜早不宜迟。


  4月4日,华尔街见闻发表《电子烟再遭打击!FDA声明:电子烟或能诱发癫痫》称,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的一份声明称,FDA收到35份有关年轻人在使用电子烟后发生癫痫的报告,年度跨越2010~2019年。FDA正在调查电子烟是否可能诱发某些使用者出现癫痫。不过,FDA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是电子烟导致了这些病例的发作。国内多家媒体转载,舆情出现波动。


  不同媒体平台对比分析


  以3月1日~4月11日为监测时间段,统计不同媒体平台报道量。从图2可以看出,占比较高的信息平台依次为微博、微信和新闻网站,占比分别为58.2%、23.2%、12.2%。

图2 各平台信息量占比


  分析发现,央视网、《工人日报》、中国新闻网等媒体发布的文章关注度较高;在微博平台,@央视财经、@凤凰网财经、@人民日报等发布的微博转评量较大;微信公众号"一小时爸爸""酷玩实验室""丁香医生""36氪"等发表的文章阅读量较高。


  报道内容分析


  以3月1日~4月11日为监测时间段,按转载量排序,新闻媒体相关报道的热门文章如表1所示。


表1 新闻转载Top5


  通过对热点文章进行内容聚类分析可见,媒体的主要关注点包括以下5个方面。


  第一,关注电子烟行业现状以及面临的风险。如《工人日报》刊发《电子烟还能"燃"多久?》,中国新闻网发表《争议中的电子烟:真的没有危害?真能帮助戒烟?》,金融界发表《电子烟:下一个暴利行业》、百家号"康斯坦丁"发表《电子烟的蓝海与挑战:创业先行未来却未知》等。


  第二,关注央视3·15晚会点名电子烟以及各方回应。如健康界发表《3·15晚会曝光电子烟危害超乎意料部分甲醛超标》,《每日经济新闻》刊发《电子烟被3·15晚会点名行业协会:不意外,我们也期待国家监管规范》,澎湃新闻发布《3·15曝光危害后电子烟概念股回应:戒烟,无害,销往国外》等。


  第三,关注电子烟的危害。如新华网发布《美研究称吸电子烟可增加心脏病、抑郁症风险》,央广网发布《电子烟或引发癫痫FDA已收到数十起报告》,澎湃新闻发表《世卫组织:电子烟的二手烟比传统卷烟更有害,是新空气污染源》,生活数据网发表《研究发现电子烟会诱发成年人喘鸣》等。


  第四,媒体呼吁加强电子烟的监管。如《光明日报》刊发《对电子烟的系统监管宜早不宜迟》,《新京报》刊发《电子烟不应继续逍遥于控烟之外》,红星新闻发表《电子烟被曝光呼唤行业标准与监管》等。


  第五,关注境外对电子烟的监管。如光明网发表《美国拟向电子烟征收使用费限制青少年吸烟》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提议向电子烟产品征收使用费。这一提议得到了参议员的强烈认同。新华网发布《美国又要出手管青少年吸电子烟》称,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宣布一项新政策草案,拟进一步严控青少年使用电子烟,将规定部分产品不能出售给青少年或直接下架。又如中国新闻网发表《东京奥运将全面禁烟包括电子烟场馆内不设吸烟区》等。


  国外对电子烟的监管情况


  据媒体报道,目前全球195个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中,已经有30多个国家禁止电子烟,美国等一些国家将电子烟列为"烟草制品",而在日本和欧洲的一些国家,电子烟被列为医药产品来管理。


  美国:允许进口、销售、广告和使用电子烟。美国FDA已在今年加强对电子烟销售的管制,以控制青少年滥用电子烟问题,并要求电子烟制造商在实体商店下架调味电子烟。


  德国:目前在讨论加强对电子烟的管理,对相关法律进行修改,将电子烟纳入到《非吸烟者保护法》中,使其象普通烟草一样受到严格控制,无论是普通烟,还是电子烟,都严格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


  芬兰:无尼古丁烟油和电子烟设备都可以在芬兰销售。含有尼古丁的烟油符合"药品法"的要求,但没有销售许可证。尼古丁含量低于10毫克的尼古丁烟弹和每瓶尼古丁含量低于0.42克的烟油可以合法地从其他国家进口供私人使用。


  日本:部分许可,含有尼古丁的电子烟被归类为无证医疗产品,被禁止使用。


  新加坡:在2016年12月份就颁布了禁止销售电子烟的法令,主要原因是电子烟中含有尼古丁,其次是因为担心"电子烟"会成为一种时尚、潮流的代表,避免让更多的非吸烟者加入尼古丁大军。


  马来西亚:含有尼古丁的电子烟被认为是非法的,槟城州、吉打州、柔佛州、吉兰丹州和丁加奴州已经完全禁止使用电子烟。马来西亚政府正在拟定新立法,以规范电子烟。无尼古丁电子烟行业标准已颁布,电子烟烟油的生产在当地很繁荣。


  巴西:认为没有确切的证据能够表明电子烟对公共卫生有益,担心电子烟会像传统香烟一样,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并且电子烟如同传统香烟一样,难于管理,因此在全国禁止电子烟销售。


  澳大利亚:自从2018年7月1日开始,根据澳大利亚的最新禁烟条例,电子烟使用者和普通烟草使用者一样要遵守不同的场合禁烟的要求。


  微博与微信分析


  以3月1日~4月11日为监测时间段,按转评量排序,热门微博如表2所示。


表2 热门微博Top5


以3月1日~4月11日为监测时间段,统计微信平台相关文章的阅读量,按文章阅读量排序如表3所示。


表3 热门微信文章Top5


  网民评论


  1.认为电子烟比传统烟危害小,可以戒烟


  @一只小令子:谁说电子烟不能戒烟,我爸爸就是靠这个把烟戒了。


  @吧啦啦小磨鲜:电子烟比传统烟危害小得多。


  @卡迪-mil:电子烟是针对吸烟人群的,相比较传统纸烟,电子烟危害更小,更容易辅助戒烟!


  2.呼吁加强对电子烟的监管,实行禁烟


  @罗里吧嗦:电子烟真的要控制!危害比想象中大多了。


  @Iceplay: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任何烟!


  @药师黑浅:既然禁电子烟干脆直接禁烟,销毁现存所有烟草。


  舆情点评


  电子烟被人们认为是辅助戒烟的"神器",但其中的"猫腻"在今年央视3·15晚会上被揭穿,让人大跌眼镜,引发人们对电子烟危害的热议。电子烟能够帮助戒烟不仅没有科学的证据,而且电子烟还兼具尼古丁的危害,甚至有各种重金属超标的危险。从网民反应来看,这颠覆了大多数人对电子烟的认知。


  电子烟在我国还处在比较模糊的地带。虽然是烟,但根据我国烟草的定义,电子烟并不属于烟草监管的范畴。虽然声称帮助戒烟,但电子烟也不属于药品或医疗器械的监管范畴。目前,电子烟只能算作普通消费品。但其实,电子烟并不"普通",具有极大安全隐患,亟待明确其产品标准、安全评价以及监管范畴。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显示,电子烟国家标准2018年已进入审查阶段,按标准的制订周期24个月及12个月内将由国标委批准通过,届时中国电子烟生产流通将依据国家标准要求执行。标准的出台将给监督执法提供依据,也将为持续跟踪其安全风险提供基础。如此一来,明确专门的监管机构已成为当务之急。随着电子烟的危害不断被证实,"弱监管"已经不能保证公众的身体健康,"强监管"应该是电子烟监管的趋势。


  另外,电子烟大多宣称无尼古丁、可以减少对香烟的依赖等是否涉及虚假宣传也需要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核查。从虚假宣传整治开始着手规范电子烟行业。




(责任编辑:种鹏华)

联系我们 更多

  • 健康中国头条微信
  • 中国医药报微信

电话:010-83025740
010-83025786

邮箱:wzh@health-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