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药监局局长吴丽华:安徽省药品批发企业多小散的局面正逐步得到转变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记者 蒋守福) 5月17日至18日,以“重构新边界”为主题的第二届江淮大健康论坛在安徽合肥举行。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吴丽华在论坛上表示,“近年来,安徽省一直在鼓励和推动药品流通行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全省药品批发企业多小散的局面正逐步得到转变。”
据了解,第二届江淮大健康论坛由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导,安徽省执业药师协会、安徽省药品零售行业协会、中国药店管理学院安徽分院共同主办。论坛上,行业专家与药品生产、销售企业家,针对“传承经典之中医药文化”“专业价值之药学服务”“边界效应之创新融合”等话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对行业的现状进行了剖析与思考,勾勒和畅想了未来发展的图景。
记者获悉,近年来,安徽省医药经济在秉承医改政策与大健康保障的基本属性前提下,市场规模稳中有进,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来自安徽省商务厅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度,安徽省限额以上中西药品销售额256.4亿元,较2017年度增长13.5%;2019年一季度,限额以上中西药品销售额61.48亿元,同比增长15.1%,高于2018年增幅。从零售经营业态模式来看,通过安徽省电子商务统计平台监测分析,2019年一季度,中西药品类销售额为1100万元,同比增速持平,药品网上零售由于其政策因素虽未达到亿元销售额,但“网订店取”这种新模式初崭头角。从行业经营发展来看,通过全省商务信用平台和大数据分析,2012至2018年,安徽省药店经营额从44.7亿元增至112.7亿元,年均增长17.3%;2018年销售总额112.7亿元,同比增长12.3%,高于全国水平。
吴丽华介绍,目前安徽省连锁药店加单体药店总数约18000多家,点多面广,规模都比较小。不过,随着全国性药品流通企业跨区域并购进程加快,区域性药品流通企业也在加速自身发展,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将是发展方向。近年来,安徽省一直鼓励和推动药品流通行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截至目前,安徽省药品零售连锁总部已经增加至283家,连锁化率提升至56.4%,全省药品批发企业多小散的局面正逐步得到转变。
安徽省药品零售行业协会会长周双才表示,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推进,医药零售行业将逐步走向规范有序的快速发展轨道,整个行业正在面临着重新洗牌、整合的大趋势,其中消费者对药店专业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近两年,很少有新开药店。一方面,药店正在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专业化服务正在逐渐升级。药店要向消费者提供药学服务、医学服务、健康服务。”周双才说道。
《中国医药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齐桂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