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兼治 解决“救命药”供应紧张问题

作者: 舒朗秋    来源: 中国商报 2019-06-18

  作为冠心病和心绞痛患者的常用药,国产硝酸甘油一直因价格低廉、见效快而被心脑血管病患者称为“救命药”。一位患有冠心病的刘先生说:“这个药不是常用药,却是非常重要的备用药,一旦心绞痛发作可以救急”。业内人士表示,硝酸甘油虽然不是新药,但其显著疗效早已被证实。然而,这种价廉物美的“救命药”时常在正常的市场上断货,一般医院和患者难以买到和使用。


  国产硝酸甘油等“救命药”之所以断货,一方面是有的药厂停产导致供应紧张;另一方面是药价飞涨,药店不愿意进药也不会备货。事实上,断货的不仅是药店,一些地方的公立医院也出现了“药荒”的情况。据媒体报道,有些公立医院开始放弃采购国产硝酸甘油片,转而将目光投向进口药品。这显然与该药价格上涨并超过公立医院挂网价有关。


  从表面上看,由于药品定价过低、利润太薄,造成一些药企主动减产。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救命药”生产所需的原料药短缺,造成了“垄断性涨价”,部分药企生产成本大幅增加,造成生产经营无钱可赚、无利可图。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和反垄断局公布的信息显示,我国成品药有约1500种原料药,但其中50种原料药只有一家企业取得审批资格可以生产、44种原料药只有两家企业可以生产、40种原料药只有三家企业可以生产。可见,原材料生产的垄断经营才是“救命药”价格飞涨和市场短缺的幕后黑手。


  国产硝酸甘油断货不仅是医疗问题,更是重要的民生问题。那么,如何让药品保供稳价,不出现断货、任性涨价现象,需要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标本兼治。


  一方面要改革原料药市场准入政策,简化原料药市场准入审批程序。结合即将全面实施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承接原料药委托加工,促进一批原料药小品种的集中生产,解决部分原料药生产厂家少、供应短缺的问题。同时,为避免药品原料涨价或产量不足造成药品短缺,建议对短缺药品的原料生产制定一些引导政策,以保证短缺药原料供应的稳定。


  另一方面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坚决打击药品生产经营中的垄断行为。“救命药”断货和涨价的背后,既有企业减产、药店下架的无奈,更有价格垄断、市场控销的阴影。所以,要对大幅涨价的原料药加强跟踪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苗头,及时予以处置和打击。同时,针对急救药短缺问题采取补救措施,如直接联系厂家加大采购供应,以稳定供货、保障需求。


(责任编辑:齐桂榕)

联系我们 更多

  • 健康中国头条微信
  • 中国医药报微信

电话:010-83025740
010-83025786

邮箱:wzh@health-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