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专项整治药品安全方面损害群众利益工作成效凸显

作者:     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19-08-03

  据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消息,今年4月份以来,邯郸市在药品安全方面损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工作中,多措并举,统筹推进,突出重点,严惩重处,打出了声威、打出了成效。截至目前,全市查处药品违法案件1024起,罚没款280.3万元,依法向公安机关移交涉嫌刑事犯罪案件4起,查办案件及处罚金额在全省名列前茅。7月23日,在全省药品安全方面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座谈会上,邯郸市市场监管局作了典型发言。

  

  高位推动,完善机制细落实。邯郸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市委书记高宏志、市长张维亮多次作出批示、提出要求,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局党组书记徐付军对食品药品安全方面损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工作专题研究部署,多次督导调度,要求各级把此项工作作为全年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摆上突出位置,切实抓好抓到位。4月2日,邯郸市局迅速召开全市食品药品安全方面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动员会,成立领导小组,印发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目标、时间节点、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为推进扎实深入开展,成立了不作为乱作为等违规违纪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组,开展专项监督。同时,建立联系分包、互查互评、定期通报等工作机制,市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包联系一个县(市、区),对20个县(市、区)进行不定期督导检查、双随机检查和明察暗访,及时掌握新进展、解决新问题;组织开展了县(市、区)之间交叉互查行动,互查互看找不足,互评互学促提升;实行月报表、月通报,并把吊撤证数、立案率等作为考量指标,进行全市排名,定期调度、约谈后进,确保了各项整治措施落地落实。

  

  严格责任,排查整治全覆盖。在推进中压实工作责任,把排查整治责任明确到层级、机构和人员。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对药品领域展开了拉网式排查整治,做到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遗漏。坚持问题导向,秉持“发现不了问题是失职,发现问题不整治是渎职”的理念,着力排查损害群众利益的风险隐患。对排查出的隐患,建立工作台帐,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要求按时整改到位;坚持“严”字当头,实行“四个一律”,凡是非法渠道购药的,一律撤销GSP证书;凡是存在执业药师“挂证”的,一律撤销GSP证书,并上报省局撤销其执业药师注册证;凡是涉及非法经营假药的,一律吊销许可证;凡是涉及吊证及刑事犯罪的,除依法依规严格处罚外,一律将单位直接负责人列入“黑名单”,给予一定期限的禁业限制。截至目前,全市查处药品违法案件1024起,罚没款280.3万元,查办案件数量及处罚金额在全省名列前茅。

  

  齐抓共管,联合惩戒提效能。建立本级多部门、各环节协同配合工作机制,强化与人社、医保、卫健委、行政审批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与协作配合,充分发挥多部门联合执法优势,建立信息通报、案件协查、联查联办等制度,严打违法违规行为,对严重失信企业齐抓共管、联合惩戒。通过人社部门协查执业药师社保缴费信息,以确认是否存在“挂证”行为;发现严重违反GSP行为的,公告撤销其GSP认证证书,同步抄送行政审批局、医保等部门,对其许可认证事项进行限制,取消医保定点资格,并向社会公开,让违法违规者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在全市药品行业形成了极大震慑,倒逼企业守法诚信经营。

  

  行刑衔接,严惩重处办大案。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始终保持打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下猛药、出重拳,集中力量办大案,形成了打假治劣的强大合力。市局、魏县局、永年区局和馆陶县局分别查获并向公安部门移交了涉刑案件,彰显了严厉打击、决不姑息的坚定决心,也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

  

  深化宣教, 浓厚氛围促共治。加强警示教育,分类别、分环节举办了药品批发、零售连锁和医疗机构等警示教育大会,通报典型案例,以案说法,要求各企业(单位)统一签订药品安全承诺书,督促增强法律意识、自律意识,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自觉规范经营使用行为。加大宣传科普工作力度,广泛宣传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不断提升公众识假辩假和自我保护能力,及时宣传报道整治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营造了浓厚舆论氛围。推进社会共治,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扩大案源线索,做到了有诉必接、有案必查、有查必果,充分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积极性,构建群防群控的工作新格局。目前,共受理药品方面投诉举报60起,查实7起,立案1起,处置完结率100%。


(责任编辑:郭厚杰)

联系我们 更多

  • 健康中国头条微信
  • 中国医药报微信

电话:010-83025740
010-83025786

邮箱:wzh@health-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