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基地建设规范的不仅是一块土地

  • 作者:熊开鹏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4-09-06 10:39

    自1998年国家药品监管部门提出GAP以来,广大中医药界同仁围绕如何制定、实施GAP和怎样建设规范化中药材生产基地问题,做了大量探讨,提出很多新思路、好方法。目前,GAP已颁布实施一年多了,许多地方规范化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伴随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必将给实施GAP和发展中药材产业埋下隐患。 
    
     基地建设问题面面观 
    
    中药材基地建设涉及到地方、企业、农户三方,但是GAP的实施使现在的中药生产与传统中药种植并不完全相同,面对新要求,各方在实施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 
     地方——追求规模效应,忽视市场规律  部分地方政府为了搞“政绩工程”,不遵循市场规律,不考察市场供求关系,盲目选择品种,追求规模效益,实行一刀切的办法,要求农户统一弃粮种药,大力宣传“以药兴县,靠药发家”,纷纷建设“无粮县”“药材市”。殊不知中药材少了是宝,多了是草,一旦规模过大,生产过剩,不仅严重浪费了土地资源,还会挫伤广大药农种植药材的积极性。如丹参,以前单靠野生资源,产量低,价格高,于是各地政府纷纷号召农民毁庄稼种丹参,据报道,某地仅一个县2001年就种植丹参10万多亩。2002年产量大增,全国市场供大于求,价格暴跌,药农亏本出售,有的地方甚至因无人收购,引发农民到政府上访索赔。 
    在发展人工种植药材的同时,一些地区没有处理好野生资源保护与限制性开发的关系,一方面家种药材生产过剩,卖不出去,一方面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濒危植物资源的政策和法规,但没有人认真贯彻执行。市场充裕的丹参、桔梗、生地等药材大面积发展,而菖莆、远志等稀缺药材的资源保护、野生抚育无人重视。更有甚者为了建一个药材基地伐树上万株,毁林成千亩。这种重开发,轻保护,只看眼前经济,不顾长远生态效益,破坏资源的行为与政府的盲目引导和不当管理有密切的关系。 
     企业——认识不足,管理粗放  虽然不少制药企业开始筹建自己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但更多的企业还在观望,采取等等看的态度。可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有不少企业未能真正领会实施GAP的重要意义,他们重形式轻实质,不搞技术研究,不建基础设施,管理粗放,技术落后。还有一些企业因对GAP认识不足导致建设中药材生产基地时,只看地理、交通和优惠政策等投资环境问题,不考虑生态环境和物种因素,如为减少投资便于管理,而违背道地性原则就近选址,选择品种没有重点,需要几种药材,就建几个基地,常常是同一个地方南北药材混种,原产于高山的药材被种到平原,适宜于热带的药材又移到寒冷地区,到头来生产的药材达不到规范标准。 
    GAP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的核心是用规范的技术生产优质的药材,SOP的制定和施行是工作的重点。然而,一些企业重建设轻管理,忽视技术研究,花大量的资金修建牢固的防护栏,铺设宽敞的道路,制做漂亮的宣传牌,却没有专业的技术队伍,没有完善的生产质量管理措施,所谓的SOP也只是对传统生产技术的简单汇编。生产操作没有依据,质量检验缺乏标准,生产记录胡编乱选,质量台账一片空白。有企业竟然在农民种好的地块,树个牌子,签张“合同”,就到处宣传是自己的GAP中药材生产基地。 
     农户——思想保守,观念落后  大多数中药材生产基地都是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基地生产物资的投入和具体的生产工作由农户来完成,企业只是起到技术指导的作用,SOP执行得好与坏取决于农户的观念和技术水平。然而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和传统的农业生产经验严重地影响着广大药农。特别是一些中药材生产基地多建在偏远农村,那里的农民经济贫困,农业基础设施差,农民不愿或不能按公司的统一要求使用农药、化肥等重要生产资料,无力进行农田改造,建设水利设施,企业组织的技术培训无人参加,对发放的技术资料掌握不透,更谈不上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因此GAP生产成为空话。 
    
     规范种植更要规范管理 
    
    这些情况表明,我们在建设中药材基地中,规范的不仅仅是种植本身,更要规范管理。这就要求我们从宣传、引导、培训到生产,环环都要从规范角度出发,真正加快中药材种植基地规范化建设的步伐。 
    深入宣传,转变观念。GAP规范颁布时间不长,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新生事物,相关部门应通过电视、电台、报刊、杂志等多种形式对GAP规范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GAP的认识,让更多的政府官员、企业领导、科研人员、基地农户了解GAP,支持GAP的实施,以GAP为准则建设规范化药材基地人才。要采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逐步改变人们的观念,培训实施GAP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提高有关方面参与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引导更多的人投入到基地建设中来。 
    正确引导,大力扶持地方政府。要制订正确的产业政策,加强对中药企业和广大药农的引导,组织专家对中药材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调查研究,确定当地适宜种植的品种。要遵循中药材市场规律,防止重复建设,控制基地规模,杜绝伤农害农。要处理好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对于稀缺药材,采取禁止采挖,成片封育的措施予以保护,对于濒临灭绝的品种,加强野生变家种的研究,大力发展人工种植。 
    各地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组织机构,配置专业人才,集中精力为中药材生产企业服务,把实施GAP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退耕还林等工作相结合,调动农林、医药、科技、环保等部门的力量,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扶持援助。帮助企业建基地,抓管理,树名牌,真正建成符合国家GAP要求的中药材生产基地。 
    同时,药监部门要尽快出台GAP的配套政策法规,探索中药材生产许可证和中药材生产批准文号制度,将GAP与中药企业GMP、GSP认证以及中药新品种审批紧密结合,鼓励企业参与GAP药材基地建设,强制中药企业使用基地生产的药材。规范中药材购销渠道,整顿中药材市场,为基地生产的优质药材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引进人才,提高技术。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离不开技术支撑。目前,每一种药材都存在生产技术难关,企业在建设中药材生产基地的过程中,应组织医药、生物、农艺、植保等方面的专家,成立技术研究小组,对中药材的生物学特性、水肥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逐项进行研究,搞清楚关系药材生长的每个因素,弄明白影响药材质量的每个环节。同时要借鉴先进农业生产技术,采用先进检测手段,解决生产中的一切技术难题,编制科学合理的《中药材生产标准操作规程》和药材质量评价体系,做到每一个操作都有依据,每一项检验都有标准。企业要重视技术培训工作,制定教育培训和技术考核制度,形成专家指导技术员,技术员培训药农的机制,坚持严格考核持证上岗的原则,努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保证SOP全面执行,GAP规范贯彻落实。 
    加大投入,规范生产。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需要充裕的资金保护,离开了资金的支持,技术研究、生产设备、检测器材、技术规程都不能落实,规范化生产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在建设基地时,企业要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建立专门的科研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预算,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近年来,国家科技部、扶贫开发协会等已在规范化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中投入了大量的扶持资金,各企业可以积极申请帮扶资金。此外,各级政府也应该从建设财源的角度出发加强对中药材生产基地项目的资金扶持,帮助企业和药农解决种苗、生产物资、水利设施等资金,为企业发放政策性低息贷款,力争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下,以充裕的资金保障中药材生产基地项目顺利建成,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