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茌平县全方位促进食品安全工作
筑起群众饮食安全新屏障
——山东省茌平县全方位促进食品安全工作
据中国医药报山东讯 为将食品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山东省茌平县在2007年拨付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经费1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又加大了财政支持力度。
茌平县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将食品安全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贯穿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努力建设食品安全支撑体系。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茌平县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加强督导,大力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县政府与各县直有关部门、各乡镇政府,各乡镇政府与各行政村都签订了目标责任书,食品安全工作已纳入到县政府年度工作报告,并列入茌平县“平安建设”考核之中,同时建立了食品安全事故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县政府每季度召开一次食品安全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食品安全工作,县直有关部门和所有乡镇政府都成立了食品安全协调机构,并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农村、城乡结合部、学校、建筑工地周边地区的监管,开展了对蔬菜、肉制品、乳制品、桶装饮用水等重点食品的整治。该县从2006年起将食品安全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并予以重点保障,2007年县财政除拨付食品安全经费3万元外还拨付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经费10万元,随着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的深入,县财政在2008年加大了财政支持力度。
在履行食品安全责任方面,县、乡各级政府负总责,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做好牵头,各职能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一起联动,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卓有成效。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牵头作用,利用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这个平台,起草了工作方案,制定落实措施,利用明察暗访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定期向县政府领导汇报,定期编辑《食品安全信息》。为全面提高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茌平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应急领导小组,并将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根据茌平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应急预案和操作手册,制定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和各项实施计划,推动食品安全工作的不断深入,使全县食品安全工作进一步得到保障。
随着县城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加强,假冒伪劣食品开始大量流向农村市场。基于此种现状,茌平县依托商务部“万村千乡”工程,按照“巩固城区、下伸农村、拓展周边、形成网络”的思路,转变传统营销观念,放手发展乡镇连锁超市和村放心店,逐步建立起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农村营销体系。在连锁超市建设上支持商贸流通龙头企业,通过控股、参股、加盟等形成食品流通保障体系。通过整合零散门店,在各乡镇政府驻地开设超市,实行连锁化经营,逐步构建起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平台。在放心店建设上,按照自愿、择优的原则,在条件较好的行政村选择一家或几家商店进行改造提升,推行“五统一”的运作模式,即:统一标示、统一制度、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统一服务,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食品流入农村市场,给广大农民提供了一个舒适放心的购物环境。截至目前,全县已发展乡镇中心超市41个、村放心店421个,初步形成了县、乡、村农村现代食品流通网络。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2017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