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药品专项整治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 作者:中国食品药品网
  • 来源:SFDA网站
  • 2014-09-06 07:39

    据SFDA网站讯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全国质量工作会议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甘肃省政府在2007年开展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的基础上,再动员,再部署,以贯彻《特别规定》为突破口,以消除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工作重点,迅速在全省组织开展了药品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查处了各类药品违法违规行为,药品市场秩序持续好转,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开展药品品种清理整顿。对2005年4月1日以来申请注册的214个新药、仿制药品的研究现场进行了核查,目前,核查工作全部结束。对全省3208个药品的原始生产批件进行清查,启动了药品再注册工作,完成了所有到期需要再注册的2332个品种的资料审核和受理工作;对全省所有1645个上市药品的说明书和标签进行了审核备案,规范和统一了该省生产药品的说明书和标签。 
    二是强化药品生产环节监管。对全省44家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飞行检查和整改追踪检查,各类检查次数达228次,实现了100%的检查覆盖率,发出整改通知书13份,责令停业整顿2家,立案查处案件6件;向5家生产企业派驻了驻厂监督员;缴销了24家医疗机构过期《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和1家药品生产企业过期《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GMP证书》。甘南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针对藏药制剂监管的难点、特点,提出了“宣传引导、纳入管理、逐步规范”的工作思路,通过耐心宣传、悉心指导,推动全州藏医院和寺院的藏药制剂室加快标准化建设的步伐,全州共有467个藏药制剂品种依法取得了制剂注册批准文号,使藏药制剂纳入了合法发展的轨道。 
    三是扎实推进药品流通领域整治工作。密切结合药品市场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突出重点区域的治理,将兰州市、天水市等药品批发企业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作为重点监控区域,把依法查处和取缔各种形式的无证经营、挂靠经营等违法经营活动作为重点,集中打击药品批发、零售企业出租(出借)许可证等违法经营活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66500人次,检查单位88427户(次);查处假劣药品23个品种,发布假劣药品信息31个品种,抽样为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命中率达到80%以上;查处违法案件8420件,罚款359.7万元。对宣称能够治疗癌症、乙肝、糖尿病、高血压等顽症的药品广告进行重点检查,对情节严重的违法广告所宣传的11种药品采取停止销售等强制措施,曝光违法药品广告8期,移交工商部门处理违法药品广告73件,撤销药品广告批准文号3件。 
    四是狠抓医疗器械整治。开展了对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核查清理,对申报资料存在缺陷、临床试验资料不符合要求、说明书文字不够规范等问题,采取了相应整改措施,并对所有清理产品注册申报进行审查,分类汇总和整理归档。依法注销154家擅自变更注册地址、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重新申请换发等严重扰乱医疗器械流通秩序的违法违规生产经营企业的许可证,注销了10家歇业企业的许可证。依法查处违法违规产品1394个,并依法取缔无证生产口腔义齿企业7家。 
    五是规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各地药监部门联合卫生部门,在医疗机构中全面开展以“完善基础设施、健全规章制度、规范使用行为、确保药品质量”的规范化药房创建活动,推动医疗机构提升药事管理水平,提高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水平,切实保障了病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 
    六是全面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将“两网”建设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大力推进“两网”建设。兰州市在每个乡镇、街道选聘一名食品药品监管专干,把专干的补助纳入到政府的财政预算;平凉市在实施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基础上,提出食品借助药品的基础,药品借助食品药机制,推进实施农村“食品药品两网”建设,构建以政府监督为主、“三员”监督、行业自我监督、社会监督为辅的“一主三辅”食品药品监管网络;甘南州卓尼县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引导药品批发企业深入边远牧区设置药柜,解决藏区牧民用药难的问题。目前,全省86个县区、1349个乡镇和16192个行政村已建立了供应网络,农村药品供应网在行政村的覆盖率达95%以上;86个县区、1312个乡镇和16214个村建立了监督网络,行政村的监管覆盖率达到95%以上,已有协管员、信息员12905人,农村药品监管力度正在逐步加大。 
    七是注重宣传,营造和谐的监督执法环境。充分利用媒体加强宣传,引导企业照章办事、诚信经营。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安全用药,关注民生”大型宣传月活动,开辟科普宣传专栏、组织知识竞赛、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等宣传活动,对甘南州、陇南市、天水市11个县区专项整治进行了采访报道。对擅自改变经营地址,搪塞、拒绝监督检查,严重扰乱医疗器械市场秩序,导致不公平竞争的10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列入“黑名单”,公开向社会予以曝光。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