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非药品冒充药品专项整治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据SFDA网站讯 安徽省非药品冒充药品专项整治行动部署开展以来,全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认真组织,周密部署,坚持整治与规范、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原则,深入药品经营企业进行宣传、调查摸底和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药品冒充药品行为,整治成效明显。截至2009年12月底,全省共对3492家药品零售企业开展了现场监督检查,查获云南白药贴、新达克宁等10余种经过核实确为冒充药品的非药品,立案查处58起非药品冒充药品的案件,依据监管职能向相关部门移送案件26起。其主要做法:
一是认真调查,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准备工作。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整治非药品冒充药品专项行动准备阶段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共排查各类产品3588种,登记仿冒药品名称和包装、直接使用药品通用名称、明示或暗示有治疗作用的非药品3045种。
二是高度重视,统筹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全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密切配合,迅速行动,按照职责分工对药品零售企业经营的食品、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和未标示文号产品等非药品冒充药品的违法行为进行全面监督检查。
三是因地制宜,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各市、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时召开药品经营企业专项整治动员会,在所有药品零售药店店堂张贴非药品冒充药品专项整治行动公告,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多种媒体向社会发布药品安全警示和专项整治行动相关信息,提高群众对非药品冒充药品危害性的认识。组织药品零售企业签订不得销售符合冒充药品相关要素的非药品承诺书,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企业信用档案,督促企业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将本次专项整治与药品经营企业换证验收相结合,要求各药品经营企业进行自查自纠,严格分类管理,严把非药品验收关,杜绝“伪药品”流入合法经营渠道。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2017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