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局提醒警惕他汀类药品血糖异常不良反应
据中国医药报北京讯 记者陈静报道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日前发布第51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醒医务人员和患者,警惕他汀类药品血糖异常不良反应及与HIV蛋白酶抑制剂的相互作用。
通报称,他汀类药物为一类临床广泛使用的口服降脂药,主要作用为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达到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目的。目前国内上市的产品包括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匹伐他汀;HIV蛋白酶抑制剂是治疗HIV感染的抗病毒药物,国内上市的产品包括洛匹那韦、达芦那韦、沙奎那韦、阿扎那韦、利托那韦。
研究发现,他汀类药品可引起患者血糖异常,表现为空腹血糖水平升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新发糖尿病、糖尿病血糖控制恶化等。此外,他汀类药品与HIV蛋白酶抑制剂同时服用,可能会使他汀类药物的血药浓度增高,增加包括横纹肌溶解在内的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据悉,根据他汀类药品安全性研究和监测结果,欧盟和美国等已修订了他汀类药品的说明书,增加相关风险警示。我国药品监管部门也开展了他汀类药品安全性监测和评估。
国家局建议医护人员在用药前应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如肝肾功能障碍、糖尿病)和联合用药情况,将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隐患告之患者,在增加剂量或调整治疗方案时,应密切关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药品生产企业应加强药品安全性研究,进一步完善说明书和标签中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信息;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力度,加强与医生的信息沟通,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2017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