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加强终端环节中药饮片监管
管控购进渠道 严把源头质量
据中国医药报甘肃讯 记者李开银 通讯员徐应全 仲志诚报道 近日,甘肃省省长刘伟平在全国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的重要主产区定西市调研时指出,要研究出台市场认证标准,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完善、可追溯的监管机制,确保中药材产品质量安全。要探索建立中药产品进入医院的监管和鉴别机制,真正将优质的中医药产品用于患者,让群众用上放心药。今年以来,定西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从管控购进渠道和保证源头质量入手,着力解决医疗机构等终端环节中药饮片质量安全问题。
中药配方对品种需求繁多,多、小、散的供应渠道,使中药饮片使用终端环节深受大流通格局影响,质量状况波动较大。优化管控购进渠道,完善中药材购销追溯体系,是保证中药材流通使用环节有序、可控的关键。
据了解,定西市现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37家、中药材专营企业19家,能够供应配方使用的中药饮片品种的98%。定西市局局长陈奋旗表示:“今年,我们要进一步优化管控终端使用环节中药材及饮片购进渠道,让合法的专业企业成为市场供应的主力,落实配送企业的质量责任,以切实解决渠道多、对不合格中药饮片源头追溯和惩治难、假劣中药饮片屡禁不止的痼疾。”为此,定西市局要求中药饮片经营使用单位严格落实采购索证索票制度,逐批索取核验法定检验机构检验报告书,使每批中药饮片有资质、票据和检验报告书随货同行,保证每批中药饮片质量可追溯。
加强源头质量监管,是保证中药饮片终端使用质量优质可靠的核心。定西市局在优化管控渠道的同时,不断强化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监管,严格落实企业检验把关责任。该局要求企业按照药品GMP和甘肃省药品生产企业委托检验暂行规定,配备与所生产中药饮片品种相适应的仪器、设施和人员;在日常监管、GMP认证跟踪检查中督促企业对购进生产的中药材、中药饮片按照法定标准逐批检验或委托检验,未经检验的产品不得出厂销售,确保出厂产品质量100%合格。对不具备自检条件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委托检验每年不得少于30批次,送检项目主要是性状和鉴别;生产食品、保健食品及地产品种的企业,所生产品种均应送检,送检项目主要是农药残留量、含量和二氧化硫残留等。
与此同时,定西市局持续深入开展中药材中药饮片流通使用市场整治,要求各县(区)在日常监管中加大对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药饮片的监督检查频次和抽验力度。对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每年监督检查4次以上,乡镇卫生院监督检查2次以上;对经营使用假劣中药饮片或购销渠道、索证索票等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依法从严从重查处。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2017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