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的新陈代谢与洁肤化妆品概述(四)

  • 作者:徐良
  • 来源:中国化妆品杂志
  • 2014-09-06 09:45

    2.洁肤类化妆品的发展历史
    人类清洁的概念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在远古时代,清洁肌肤的方法可能只是采用诸如骨头或者石头之类作为工具来摩擦皮肤。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开始使用天然植物和水来清洁肌肤。例如,在亚洲,人类学会用天然皂荚等植物和一些植物的灰与水混合来清洗他们的手、毛发和身体。许多不同的文明都发现了肥皂。最早有关肥皂制造过程的记载可以在闪族人的出土土片上见到,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800年的Circa时期。古埃及和巴比伦文化大约在同一时期都出现了肥皂制造技术。据罗马传说记载,肥皂是一个名为Saipo的高山附近发现的,在那里有着古罗马焚烧祭祀用动物的场所。那些动物的油脂与烧灼的灰烬被雨水从山上冲刷下来,形成了最初的肥皂。罗马当地的主妇们发现了这种混合物具有对衣物很好的清洁作用,因而,这种自然形成的肥皂被发展为制造肥皂的最初技术。肥皂为人类带来了文明生活的巨大便利,使人们用肥皂去除肌肤表面的灰尘、细菌、油脂、汗液和死细胞,享受到清新爽洁的愉快感觉。
    公元12世纪末,英国人巴斯托成了第一个真正的制皂业者。13~15世纪,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地中海国家发展成为制皂工业的核心。
    碱对肥皂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19世纪初,法国化学家尼古拉·鲁布兰、比利时化学家苏尔维发明了以食盐、石灰和氨为原料制造纯碱的方法,廉价的碳酸钠与油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肥皂,使制皂业得以迅速的发展与普及。
    因此,促进现代皮肤清洁剂工业形成有两个具有历史意义上的因素:一个是鲁布兰发明了可以使普通盐转化为苏打灰的方法,苏打灰是制造肥皂的关键原料。第二个因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天然油脂的紧缺,促进了人工合成清洁剂工艺的发展,同时战争中也存在着对具备各种清洁功能的清洁剂的需求。
    中国的肥皂是由国外传入的。1840年,英帝国主义用炮火打开清王朝封闭的门户,海禁开放,肥皂产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从此,洋皂代替了中国的皂荚。在上海最早出售的肥皂有英商的“祥茂”、“日光”、“绍昌”等。1908年,德国商人创建固本皂厂。1909年,日商创办瑞宝洋行,1923年,英国商人开设了中国肥皂有限公司。
    中国的制皂业最早由宋则久创建。1906年,宋氏在天津创建了天津皂胰公司(即天津香皂厂有前身),1911年,董浦卿在上海闸北设立怡茂皂厂。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固本皂厂几经周折,最终于1921年被五洲药房收买,项松茂创立了五洲固本皂药厂,1925年,五洲固本皂药厂又收买了中华星记香皂厂,增加了透明皂等一些新的肥皂品种。在此期间,我国民族制皂工业与洋皂进行了艰苦的斗争,民族工业要生存、要发展,而帝国主义列强,特别是英国千方百计地要扼杀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他们为了垄断中国的肥皂市场,不惜采用威胁、收买、低价竞销等种种手段,图谋压倒、挤垮中国的民族制皂业。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被挤垮、吓倒,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是由于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民族的制皂工业发展较慢。直到解放后,我国的制皂业才获得了新生,肥皂产品成了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日用品,我国的制皂业乃至洗涤剂工业才有了长足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洗脸、洗澡使用的香皂已逐渐被各种各样的洗面奶与沐浴液所替代,国产的、合资的乃至进口的各种品牌的洁肤化妆品的广告层出不穷,新产品更是比比皆是,洗面奶、沐浴液等新型洁肤产品已成为我国寻常百姓家的生活必备品。
    随着文明进步和现代工业的发展,皮肤的清洁已经超越了其自然的过程,而成为了社会生活的需要。皮肤清洁已经更多地成为美容和皮肤护理意义上的概念,因而,皮肤清洁产品也逐渐归于化妆品范畴,被称作洁肤类化妆品。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