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药检院:坚守平凡 创造卓越
西部的环境艰苦,经济不如沿海发达地区,但是有这么一群人,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固守着自己的信念,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在西部的药检事业中,创造着不同凡响的成绩。甘肃省药品检验院前身为甘肃省药检所,始建于1957年。在半个多世纪的成长历程中,以一颗钉子的精神,深深地扎根在西部,为甘肃省医药产业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让道地药材有标可依
甘肃是中药材资源大省,是国家重要的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近年,甘肃省药检院在地道药材质量控制方面独具特色的工作以及获得的成果,让人眼前一亮。
2013年,甘肃省药检院完成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当归等八种道地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建立当归、黄芪、党参、大黄、甘草、柴胡、半夏和板蓝根的以药效组分为质量控制的评价指标,建立甘肃八种道地药材安全性、有效性的评价体系,提升了甘肃道地药材质量标准体系。该成果获甘肃省药学发展二等奖。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成果转让,作为甘肃某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企业标准。
最近几年来,甘肃省药检院在促进本地区道地药材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承担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西北地区特色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大宗中药材综合开发技术研究”课题“黄芪质量标准提高及其综合利用研究”;与甘肃农业大学共同承担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甘草规范化种植及其综合利用研究”课题;参与完成甘肃藏区藏药制剂品种普查和藏药标准提高工程,获甘肃省药学发展二等奖……可谓硕果累累。
为生物制品安全保驾护航
与全国大多数省级药检机构相比,甘肃省药检院承担着一项额外的重要任务——生物制品的批签发工作。甘肃省药检院是全国7个生物制品批签发检验机构之一,也是西北地区唯一承担生物制品检验签发的机构。
据了解,该院生物制品室只有5个人,但是他们深知责任重大。这个科室每年检验血液制品100~300批,疫苗的“无菌性和异常毒性”检测800~1000批。由于生物制品的特殊性,有的有效性特别短,他们一接到任务,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在第一时间内完成。“一支疫苗看似很小,正与负的试验结果也很简单,到了患者那里却关系人命。”科室负责人说,“我们坚守的可以说就是药检人的职业操守,这么多年来,已经成为一种‘固执’。”
甘肃省药检院多年来从事血液制品批签发,了解生物制品批签发程序和相关法规,并以中国食品药品生物制品检定研究院实训基地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为平台,提升科室人员实验技能,为参与血液制品和多糖类疫苗的标准提高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做基层药检人才的摇篮
甘肃省药检院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发展,不仅为本院技术人员成长搭建平台,创造空间,还成为全省药品检验人才的培养基地,为基层食品药品检验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为了建设研究型检验机构,甘肃省院制定了《师带徒管理办法》和《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管理办法》,加强了学习和技术传承。该院的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现在已经培养毕业硕士生12名。
今年,甘肃省药检院举办了全省中药材检验人员培训班,40余家中药生产企业的88名中药材检验人员及14个市(州)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的中药材检验人员36名参加了培训,加强了甘肃省、市、州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及中药生产企业检验水平及系统分析的能力,有效促进了甘肃省药品检验机构一体化建设,推动了全省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规范化管理。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2017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