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整治宜精不宜多

  • 作者:杨海廷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4-10-22 13:50

  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媒体报道的各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也越来越多。通过组织开展各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集中时间、精力,对一些重点产品、重点单位、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进行规范,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比平时多解决一些问题,降低了食品安全风险,保障了公众饮食安全,但专项整治宜精不宜多。

  以餐饮服务环节为例,2014年开展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除了在重点时段,如元旦、春节、“五一”、中高考、中秋、国庆等开展专项整治外,还对咸鸭蛋、食用明胶、牛羊肉、农村食品、春季秋季学校食堂、校园周边餐饮服务单位、儿童食品、旅游景区、农家乐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开展专项整治,各种专项整治文件在基层满天飞,有人吐槽,“如果每个专项整治都扎扎实实地干,打鸡血都不顶事。”

  面对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各级监管部门出发点是好的,都想通过严打,规范市场秩序,可是工作安排要考虑实际情况。目前,机构改革尚未完成,监管队伍不到位。而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大行政执法成本。频频开展的各种专项整治,使各方面矛盾凸显,各项工作往往有头无尾,造成文件“空中旅行”,出现年年整治、年年无功的尴尬局面。而且,频频开展的各种专项整治,占用了日常的执法资源,影响正常的工作安排,致使两方面工作都难以得到很好的落实。

  民间有句谚语,“样样精通,样样稀松。”执法部门不可贪大求全,不要急功近利,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专项整治两三个为好,精益求精。平日里应做好日常行政执法工作,将不法行为消灭于萌芽状态,并着眼于长期制度性建设,而不是周期性、反复性地搞专项整治。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