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凝神聚力做好食品药品监管“文章”

  • 作者:陈静 孙斌园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4-12-31 21:32

  本报安徽讯  记者陈静  通讯员孙斌园报道  自今年11月合肥市庐阳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全省率先实现挂牌,目前,全省16个市和2个省直管县均已出台挂牌文件,并完成在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加挂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的牌子。这是记者从12月24~25日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在蚌埠市召开的全省基层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座谈会了解到的。会上,安徽省局要求全力推进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挂牌后的职能转换和职责履行到位,在完成挂牌“上篇文章”后,围绕加强监管做好“下篇文章”,打通监管执法“最后一公里”。

  2014年5月,安徽省市县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完成。9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后,安徽省政府办公厅立即向全省发出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在基层市场监管局(所)加挂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的牌子,方便群众办事、投诉、监督。

  强化监管是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的初衷,打通“最后一公里”是机构改革的真正目标。记者了解到,蚌埠市固镇县等地县乡食品药品监管机构配备专门监管人员,在机构改革中探索出从整合到融合的工作经验。安徽省局要求各地挂牌完成后,积极推进实体运转,把监管任务和责任延伸到乡镇、社区、村,消除监管死角盲区。

  在加强基层监管体系建设的同时,安徽省局不断创新各项工作制度,开创性地推出行政权力责任“双清单”,实行“审、批、查”三分离改革,在食品生产企业、餐饮企业、药品零售企业实行“吹哨人”制度。同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徽省食品生产小作坊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徽省小餐饮食品安全整顿规范店评价验收标准》、《安徽省小餐饮食品安全整顿规范示范街评价验收标准》等制度,推进小作坊、小餐饮食品安全整顿规范。该局还创新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宣传方式,创作了《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挂图》;开通了“安徽食品药品监管”官方微信,每天发布监管新闻和饮食用药安全知识;利用遍布党政机关、学校、大型企业和宾馆等处的电子阅报栏,推出了食品药品安全“电子杂志”;举办了食品药品监管媒体记者培训班。

  在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方面,安徽省局积极推进食品安全检测资源整合工程,发挥整体效应;全省“12331”投诉举报信息平台完成16个市119个县(区)全覆盖,实现24小时全天候接听;以白酒、婴幼儿配方乳粉为试点,探索建立食品安全质量电子追溯体系。

  2014年,全省范围的药品抽验合格率达99.22%,不久前召开的安徽省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首次对食品安全满意度进行了测评,结果基本满意。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