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监管“新常态” 严控安全“全过程”
- 作者:万 顺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5-05-20 23:09
漫画/韦荣景
今年召开的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不断探索创新,切实优化食品药品监管模式”。食品药品监管如何探索创新、优化监管模式,如何切实做到全过程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是摆在广大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者面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全过程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不妨从“三个监管创新”入手。
坚持底线思维 创新监管手段
1.由“人海战”向“信息战”转变
要从靠笔写、脑记等传统监管模式,逐步向以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为主的现代监管模式转变,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更迅速、准确、便捷地获取在行政许可、日常监管、稽查执法、信用评定和广告监测等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信息和数据,并加工、整合、传输至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平台。要实现以食品药品行政许可、认证评价、检验检测、日常监管、稽查执法为重点的全业务信息化管理,形成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协同共享的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体系,实现从一般电子监管向全过程信息化监管的新跨越,铸就食品药品监管的“网络利剑”,防范和解除食品药品安全风险。
2.由“单兵作战”向“立体作战”转变
要推进信息化与科学监管深度融合,为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机制提供规范、高效、优质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要建设好基层投诉举报机制以及不良反应监测、检验、检查队伍,强化监管业务培训,夯实一线监管基础。将药品行政监督与技术监督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一盘棋”。对于跨区的重点案件要及时加强指挥协调和督查督办,有效开展地区间联合执法。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完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建议从中央到地方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领导机构进行调整,在原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基础上组建成立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北京市、吉林省、青海省等地已经更名),以利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加大综合协调力度,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对本地区食品药品安全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进一步明确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拟订食品药品安全规划,督促检查相关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等职责,努力构建食品药品从生产到消费全程无缝监管格局。
3.由“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
要强化风险监测、监督抽检等工作,健全现场检查、问题核查、飞行检查、动态监督、随机抽检、明察暗访等立体风险防控体系,不断提高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防范和处置能力。要把只重视终端产品的监管,转变为关口前移、向生产经营全过程覆盖的全链条监管,加快追溯体系建设,让消费者能像查询快递一样地看到食品药品的“前世今生”,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全过程安全。要在监管实践中拿出更多的时间去找问题、排风险,切实将安全风险防范关口前移、下沉,提高隐患排查控制水平。
坚持问题导向 创新监管理念
1.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
要建立、完善专职检查员队伍。检查员只有长期从事检查工作,经验日积月累,才能够真正从专业角度上指出企业的不足,把握风险可控的本质,而不是单纯地“抠条款”,搞程式化检查。
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要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关口前移,提高预防安全风险能力,强化以生产经营过程管理为重点的综合监控体系,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食品药品监管不仅是单纯的管食品药品的风险,更要对企业管理食品药品风险的行为和效果进行监管。
2.提升正视问题的能力
正视问题必须要咬住问题不放。即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每一起违法活动都要查处到底、整改到底。要把稽查打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
查办案件力度,及时公开行政处罚案件信息,抓好涉刑案件移送,完善落实行刑衔接、联合办案、信息交流、成果发布等机制,严惩故意和重大违法犯罪行为,做到行政监督与技术监督有机结合,不断提升稽查打假的纵深度和精准度。
3.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善用资格罚。对有些企业、有些人员而言,资格罚比罚款所起到的作用更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追究,既要对企业,也要对责任人,才能达到教育、警戒、惩罚的目的。通过多开展开门审案,让其他企业从案件中得到警示,让法律的威慑力得到真正的显现。
坚持精准发力 创新监管机制
1.把飞行检查与“黑名单”制度结合起来
国家有关领导人曾指出,要改革创新监管方式,建立一套科学监管的规则和方法。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国家的做法,对监管对象按确定的比例随机抽查。随机不是随意,而是有规则。同时,检查结果要与食品药品安全诚信“红黑榜”联动起来,把问题企业和违法经营者列进去,用技术手段来保证这个制度的刚性,一旦被列进“黑榜”,任凭找什么关系、走什么“路子”都抹不掉。一次经营违法,可能终身不能在这个领域从业。
2.把制度建设与制度落实结合起来
要充分运用好药品“两打两建”专项行动的成功经验,给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的创新潜能,群策群力建好制度。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监管多年来积累的一些好经验、好方法、好制度,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要加强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行为,使制度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3.将舆情处置与社会共治结合起来
要建立健全监测舆情、分析舆情的工作制度,把舆情作为案件线索的重要来源,形成执法监督与舆论监督的良性互动。要加强科普宣传,组织好食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用药月等重大宣传活动,提高公众自我保护和参与监督的能力。同时要健全完善举报奖励制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落实奖励措施,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形成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格局。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