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千万里 追溯零距离——成都市积极推广食品流通溯源电商平台侧记

  • 作者:王 乐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5-08-27 13:55

图为顾客正在扫描“家常菜”餐馆二维码。
图为成都市电商平台集中配送点,工作人员正在分拣蔬菜。
 
  7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成都市美年广场A座商铺圈,发现这里几乎每家餐馆门口都贴着一张海报,海报上印着一个大大的二维码,远远看去格外醒目。“家常菜”餐馆老板刘大姐指着海报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这是我们的‘采购平台’,只要扫一下这个码,就能了解我们今天用的材料是从哪儿购进的!现在我们每天收摊后,只要在手机上下好订单,第二天一早就能收到新鲜的蔬菜,可方便啦!”

  刘大姐所说的“采购平台”,其实是“成都市食品流通溯源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电商平台)。这是成都市对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的升级改造,也是食品安全的全新监管模式——依靠社会第三方建立和运营食品流通溯源体系,实现政府对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

  足不出户  手机采购所有食材

  记者扫描了刘大姐餐馆的二维码,手机上马上显示出当天餐馆的采购信息。记者看到,当日刘大姐采购的蔬菜有十几种,每一种都标明了单价、重量等信息。此外,还有一项重要信息就是“溯源信息”。记者点击了“二荆条”的溯源信息,立刻弹出一个新的页面:“我是安全的二荆条,请放心食用哦。我的身份信息如下……”记者看到“二荆条”的身份信息分4个部分:“谁买的我”是商家信息,包括商家名称、地址、下单时间及收货时间;“谁送的我”是配送信息,包括配送公司名称、地址、配送时间、配送人及配送车牌号;“我从哪里来”是采购信息,包括来源类型、来源名称、所属区域及地址;“我的体检报告”是农药残留检测报告,包括检测项目、检测结果、检测时间、检测人及检测单位等。信息显示,刘大姐餐馆的“二荆条”是从双流县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蔬菜区440号购进的,刘大姐下单时间是7月9日晚上21时33分,农药残留检测时间是10日凌晨0时11分,配送时间是10日早8时26分,收货时间是10时17分。

  据刘大姐介绍,她开餐馆已经一年半了。之前都是与批发市场的个体商户签订配送协议,但是经常出现配送的商家蔬菜品种不全、质量不好的现象。餐馆必须有专人负责采购,遇到这种情况还要亲自去市场采买。今年5月,成都市面向餐饮企业推出了“电商平台”服务,承诺的服务样样都合心意——新鲜低价、批批检验、手机下单、货到付款、免配送费……正好赶上刘大姐的协议配送调整价格,她索性加入“电商平台”尝试一下。“没想到,我们餐馆的回头客越来越多了,来吃饭的人都愿意扫码看看。而且我的成本也少了,关键是他们配送的食材真的让人放心!”刘大姐说,“我们餐馆加入这个平台已经两个月了,我还向很多开餐馆的朋友介绍了这个平台,现在他们都在用,都觉得很好用!”

  一位前来吃饭的顾客表示,这附近写字楼很多,不少在这里上班的人午饭几乎都在周边餐馆解决。现在大家都愿意选择门口贴着“电商平台”海报的餐馆,扫描一下就知道什么菜是当天早上送的,而且知道已经经过农残检测,所以吃着放心。

  据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综合协调处副处长黄建介绍,电商平台自今年3月31日正式上线运行以来,截至7月10日,共有475家用户,其中包括学校食堂7家、医院食堂两家、大型餐饮4家、中小餐饮452家、农贸市场摊主10家,每日新增用户10~20家。

   拥抱市场  告别为追溯而追溯

  在实现食品安全追溯方面,成都市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成都是第一批商务部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之一;率先在全国实现将物联网应用于食品安全溯源管理;在全国率先制定了18项食品溯源技术标准;在全国率先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主要优势农产品源头可追溯、质量可控制;率先在全国推行了食品原材料来源及餐厨垃圾处理信息公示制度,阻断“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渠道……

  据成都市局食品流通处副处长余小龙介绍,成都市自2008年开始探索建立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2010年10月,成都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在原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基础上扩展建设了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到2011年年底,全面完成试点工作各项任务,实现了肉类蔬菜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其中,生猪追溯体系采用RFID溯源标签技术模式,即通过一张绑定在生猪白条肉上的电脑芯片,采集、记录从养殖、屠宰到加工、销售、消费各个环节的信息;蔬菜追溯体系采用IC卡技术模式,通过“溯源秤”可以打印出追溯信息。截至目前,成都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覆盖点位已达11259个,其中生猪点位9991个,蔬菜点位1268个,初步实现生猪、蔬菜从流通到消费的信息化监管。

  但是,随着追溯体系运行的深入推广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有追溯技术和模式存在的弊端不断显现。黄建介绍,原有的追溯体系主要是从有利于监管的角度出发,与商户没有直接的利益挂钩,因此,商户主动参与追溯的积极性不高。此外,RFID溯源标签、IC卡、“溯源秤”等硬件设施都有使用年限,更换成本较高。如今,移动终端越来越方便快捷,原有的追溯信息数据上传则效率较低……为切实解决食品安全追溯难题,实现政府对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提高工作效率,成都市政府决定在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开展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升级改造试点工作,建设成都市食品流通溯源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经过调研分析,电商平台建设试点工作从2014年12月正式启动。据天府新区食品药品监管局综合处欧阳小全介绍,该局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了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建设、运营单位,负责建设中心运营平台及产地环节、配送环节、团体采购环节3个子平台,形成互联互通、协调运作的追溯管理工作体系,实现信息存储、过程监控、实时检测、问题发现、在线支付、在线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建成后的电商平台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采用O2O(即线上线下)模式,可以实现团体消费单位、超市、零售终端、消费者等通过手机或电脑向电商平台下单采购。“我们选取2家大型酒店、4家学校食堂、两家医院食堂进行试点,于今年6月底前完成了前期试点工作。”欧阳小全说,“在总结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我们争取在今年11月底前实现直管区50%以上的农贸市场和大中型社会餐饮、100%的学校和医院食堂通过电商平台采购肉类和蔬菜。”

  天府新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黄丹阳表示,电商平台初期试点工作以流通环节的生鲜猪肉和蔬菜为主,逐步延伸拓展至其他产品和环节,实现食用农产品生产、流通和销售各环节溯源信息真实可控,不断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作为电商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单位,成都顺点科技有限公司此前一直参与商务部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曾是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商的合作伙伴,对消费需求和食品追溯都很有经验。该公司总经理刘川江介绍,电商平台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与现有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城市管理平台同步运行,且交易数据按照商务部关于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定时与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城市管理平台进行数据交互。

   批批检测  动态保障食品安全

  成都市电商平台真正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追溯,更重要的是,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方便追溯和有效监管都是市场流通的附加值。互联网时代,电商平台多如牛毛,而成都市电商平台最大优势之一就是批批出具检测报告,配送时提供配送单和农残抽检报告。

  在成都市白家农产品批发市场附近,电商平台设立了一个集中配送点。记者在这里看到,近800平方米的配送点划分出几个区域,有快速检测室、拣货区、配送车停放区、仓库等。在快速检测室,有专业的检测仪器和检测试剂。检测仪器直接连接后台计算机,可以保证信息数据直传。在拣货区,按照各商圈划分出若干个小区,每个用户所采购的产品都会独立包装,并贴有专有的标识条码,附有配货单和检验报告。

  据该配送点负责人介绍,他们现有3位专业检测人员,每天轮流值班对所购进的蔬菜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检测农药品种共18种,检测结果自动上传电商平台,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每天分两批进行,第一批是凌晨三四点钟开始,第二批是晚上八九点钟开始。

  “我们现在有20多辆专业配送车,每天要配送400多家用户,每天营运的总金额在十二三万元左右。”刘川江介绍,“未来,我们将会把电商平台扩展至居民小区,实现B2C模式,让社区居民可以直接从手机上下订单买肉买菜。目前,我们人手明显不足,现在正在招聘新员工。”

  黄丹阳表示,成都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对成都市电商平台的建设和运营高度重视,大力扶持,在资金补贴力度、场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以提升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图/刘云涛)

   评论:让“无形之手”四两拨千斤
  刘云涛

  在以往很多工作中,包括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我们总是能看到政府部门事必躬亲的身影。殊不知,很多时候,政府却跑到了市场的地界里,干着自己不擅长的事。几年来,有关部门一直在打造肉菜流通追溯体系。但是这项以政府为主导的工作,由于是从监管者的角度出发,监管设计思维浓重,没有很好地兼顾各个环节商户的利益,并没有被市场欣然接纳,其发展受到制约。成都市在此基础上升级改造,建设成都市食品流通溯源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工作,则摒弃了以往为追溯而追溯的思路,让第三方进入,完全以市场化的思路来设计这个平台。企业第三方作为主角,将共赢、整合、“互联网+”的理念融入整个过程。最终的结果是,运营公司快速发展,吸引投资者青睐;餐馆老板喜获实惠,消费者吃得放心;对政府来讲,从农田到餐桌的各个环节可控,食品安全有了保障,而追溯则在此过程中水到渠成,开创了皆大欢喜的局面。

  200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经提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理论。他认为,如果要发展经济,政府能做的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什么都别做。因为市场本身就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它能够默默地将供应和需求调节到平衡的一种状态。食品安全关乎民生安全、社会稳定,其任务繁而责任重。成都市的做法告诉我们,政府通过引导社会主流价值方向,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营造健康和谐氛围,利用市场的“无形之手”来实现四两拨千斤的目的是可行的。

  长期以来,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重大,而监管力量则相对薄弱,监管者分身乏术的问题困扰着大多数地方的管理者。此种情况下,放手则是一剂良药。放手并非不管,而是管好分内之事。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决策者、执行者,扮演着“守夜人”的角色,其根本目的是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有所为有所不为”应成为政府职能的定位原则。政府管得过多过细过死,最终会分散精力,该管的就会管不好。所以应该有所不为,分权于社会,才能有所为。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政府放手,也反映了管理者的自信。这个自信不仅来自对自己所做基础工作的放心,还有对市场力量和民众智慧的信心。要知道,在良好的竞争环境下,市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无限的。成都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利用市场“无形之手”,发挥四两拨千斤之巧妙作用,就是有力的证明。

  当然,政府在这个过程中也并非无利可图。但是此利非彼利,成都市政府有关部门获得的利益,乃是对所有追溯信息数据的使用权。政府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其结果可以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工作,这完全契合政府作为社会管理服务角色的定位。

  针对政府职能转变,李克强总理曾经说过,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如今,成都市的经验告诉我们,政府和市场只有真正各就各位,方能各司其职,各显其长,最后实现各尽其美。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