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局着眼基层体制改革实际加强监管队伍建设

  • 作者:陈美丽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5-11-19 11:19

  11月9~13日,辽宁省大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的区市县局局长及处室长培训在国家总局高级研修学院举办,这是大连市局为提升队伍素质而采取的重大举措之一。

  大连市今年全面完成了市县两级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初步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体系。市级层面将分散在原卫生局食品安全办、原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服务业委等五部门的食品药品监管职能和检验检测机构的编制、人员和资产进行整合,重新组建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加挂市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

  区市县机构改革后,全市食品药品监管队伍由380余人增加到3040人,其中,区市县2735人,占总人数近90%。

  全系统中,80%以上人员未从事或部分从事过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存在新手多、不会干的情况,尤其是基层监管所干部更面临着巨大的“知识危机”和“能力恐慌”,直接影响了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水平。

  为此,大连市局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制定并实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素质提升计划》,结合实际,创新载体,采取集中培训、技能竞赛、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全面强化监管队伍能力建设,有力推动了全市食品药品安全治理水平提升。

   以集中培训为平台培养技能

  大连市局组织开展了法律法规、综合能力、食品监管、药品监管四大类31项4500余人次的集中培训。

  该局服务执法实践,做到基层监管人员培训全覆盖。组织全体区市县食药监管人员开展了第一轮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监管基本知识技能培训,培训覆盖面达到100%;同时,从市局各处室遴选25名业务骨干,建立了市级食品药品监管培训师资库,实行动态管理,为基层监管部门开展培训提供师资支持。

  同时,该局夯实基础,做到监管站所所长培训全覆盖。专门组织全市161名乡镇、街道监管所所长,进行了为期3天的食品药品监管实务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了基层监督执法基本知识和技能,全力打通食品药品监管神经末梢的“脉络”。

  在突出重点方面,做到区市县局长及处室长培训全覆盖。依托国家总局高级研修学院这一高层次培训平台,组织全市41名区市县局局长、37名市局中层干部专程赴京,开展为期一周的食品药品监管高级研修,并组织到北京区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不仅增强了培训效果,更进一步拓宽了参训干部的视野,有效提升了参训干部的领导力、执行力。

   以技能竞赛为抓手训练能力

  机构改革后,全市监管队伍来自不同部门,为加快促进队伍的有机整合和“化学融合”,大连市局党组认真研究部署,以参加辽宁省食品安全技能竞赛为契机,联合市总工会,在全市食药监系统开展了食品安全应急管理、食品安全监督执法、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三大技能竞赛,由各区市县分别选拔出三支代表队,三方面各组成16支参赛队伍,分别参加市级层面的复赛、决赛,决赛优胜单位与个人将由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竞赛内容包括应急管理、监督执法、检验检测知识笔试、竞答,监督执法、检验检测实际操作竞赛,以及突发事件媒体应对等,涵盖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和规范、监督检查方式方法等多方面内容。

  通过选拔、初赛、复赛三轮竞赛,形成全员参与选拔、1769人次参与活动的良好局面,调动和激发了全市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比、赶、超的学习热情和工作劲头,也增强了监管队伍的整体凝聚力和团队认同感。

   以“五个一”为载体岗位练兵

  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后,亟需摸清食品药品监管底数,大连市局把摸底排查与在实践中培养能力、锻炼队伍相结合,自今年6月开始,利用5个月的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食品药品监管“五个一”集中行动,即:在全市行政相对人中普遍开展一轮集中摸排清查、一轮集中登记建档、一轮集中诚信承诺、一轮集中联合执法、一轮集中警示宣传;同时,将早夜市、集贸市场、食品生产经营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等纳入重点摸排范围,全面履行告知义务,着力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出动监管执法人员3万余人次,检查39735个行政相对人,已登记建档33443个,签订诚信承诺书26590个,开展联合执法386次,组织宣传教育694场次,消除安全隐患502个,治理整顿突出问题47个。通过地毯式的集中排查,达到了“摸清底数、排查隐患、整顿规范,推动全行业规范管理水平提升”的目的;通过监管实践操练,也增强了监管人员专业知识的储备,促进了执法能力的提升。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