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防寒湿

  • 作者:杨芳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6-02-25 14:43

  早春时节天气变化多端,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但是人体皮肤腠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因而易感寒邪而致病。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寒中有湿。这种湿寒的气候对人体内脏和关节有一定的影响,应注意勿过早减外衣。一般来讲,具有一定湿度的空气是正常人体所需要的,而且理论上说,“湿”应出现在长夏(夏秋之际)。但在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南方地区,雨水之后春雨绵绵,天气潮湿阴冷,需要提防寒湿邪气致病。“湿邪”为患,最易伤及脾,因脾性喜燥而恶湿。脾主运化,以脾阳为多用,若湿邪犯脾,伤及脾阳,就会使脾失健运,无力运化水湿,造成寒湿内生。所以,早春时节,通过改善饮食、调节生活方式来避免身体受到寒湿侵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保健措施。

   寒湿从何处来

  传统中医认为,寒湿包括外感寒湿和内生寒湿两个方面。外感寒湿是指外感寒湿邪气,气血运行受阻,以关节、筋骨疼痛为常见症的证候;内生寒湿是寒湿内困而损伤脾阳,或脾肾阳虚而寒湿内停,以畏寒肢冷、腹痛泄泻或浮肿为常见症的证候。《素问·调经论》提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营血泣,卫气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则谓:“寒湿之气,持于气交,民病寒湿,发肌肉痿,足痿不收,濡泻,血溢。”又提到:“感于寒湿,则民病身重胕肿,胸腹痛。”

  现在的人,普遍贪吃寒凉、冰镇的食物,而且大量贪吃水分含量较多、湿气较重的水果,造成现代人的身体湿重、寒重,这时最需要通过运动出汗、排寒、排湿。可现在的人最怕的就是出汗,天一热就躲在空调间里,错过了身体自动排汗的机会。方便、快捷是现代社会的进步,让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和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却导致现代人平时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少,出汗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使寒湿进入身体的机会越来越多。寒与湿在体内长期结伴驻扎下来,身体就像一件永远晒不干的湿衣服。

  简单说,寒就是血液循环差,湿就是身体内的水分过多,无法正常代谢。若出现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则代表体内可能有寒,颜色越暗,就代表寒湿越重。通常女性先天性体质偏阴,比较容易形成寒湿体征。早春时节天气寒凉,血液循环会变差,而到了夏天,按理说该让身体排汗,代谢体内的废物,但有些人因为天气太热,猛吃冰凉的食物、狂吹冷气、熬夜等造成身体偏寒,循环变差。久而久之,身体水分无法正常代谢出去,就使机体形成了寒湿。

  中医认为寒湿一般会出现如下具体特征:1.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湿;2.反复的口腔溃疡,代表体内有寒;3.口臭时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4.咳嗽时痰是稀白的,代表体内有寒;5.流清鼻涕,代表体内有寒;6.流出的汗是凉汗,代表体内有寒;7.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代表体内有寒;8.感冒发热时浑身感觉冷,代表体内有寒;9.经常腹痛、腹泻,代表体内有寒;10.脸上长痘和斑,代表体内有寒;11.长湿疹、牛皮癣、白癜风,代表体内有寒;12.手、脚长年冰冷,代表体内有寒;13.脚踝浮肿,代表肾虚、肾寒;14.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状,代表体内有寒湿。疼痛部位越多,时间越长,代表体内寒湿越重。

  寒湿调理要及时

  很多人都有一个困惑,一些常见疾病虽经过各种各样的治疗,但总是治不好,且各项检查指标都在正常范围之内。比如,在临床上很简单的痤疮,总被大多数人认为是皮肤本身的问题,治疗时用各种外擦药或化妆品,几年都不能治愈。而中医认为,只要将脏腑的寒气排出去,让上焦之火能够通过中焦从下焦排出去,痤疮就会很快消失,而且面部的皮肤比原来还要光亮、红润。这是因为痤疮是由于肺胃蕴热引起的,也就是因有胃寒、腹寒使得上焦火无法从下焦排泄出去,产生了痤疮,所以治疗必须去除腹内寒气,否则费尽周折也无法消除。

  有人疑惑,寒气进到身体里为什么就排不出来呢?因为大自然的空气是大气压,而我们人体只是一个小气压,寒气进入体内靠我们自身的小气压是很难与大自然抗衡的,也就很难将寒气排出去,因此必须有一个特殊的方法才行。所谓调理寒湿,就是将人体内的寒邪排出体外,疏通淤塞,使气血恢复正常运行,使五脏六腑发挥正常的生理机能。为了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定要严防寒邪的侵入,否则一旦气滞血瘀,就会久酿成病。打个比方,人体就像是一部汽车,要经常调试机器才能正常运转,不能等到形成疾病了再去治疗。

   改善饮食祛寒湿

  早春时节,乍暖还寒,“寒湿”的人身体多有阳虚症状,比如平时比较怕冷,宜食温热、甘缓的食物,如姜、荔枝、龙眼、樱桃、杏、胡桃仁、栗子、韭菜、芥菜、香菜、胡萝卜、洋葱、香菇、黄豆芽、黑豆、山药、牛肉、羊肉、狗肉、鹿肉、鸡肉、鹌鹑肉、黄鳝、草鱼、海虾、饴糖、酒、咖啡、红糖、辣椒、胡椒、糯米等。进补之品适合蒸、焖、煮、炖等烹调方法。

  中医学针对寒湿状态的体质,辨证选用的中药有很多。茯苓、生姜、肉桂等都属于平时常用的药食同源类食品,具有很好的调理寒湿作用。

  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等功效,其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现代研究发现,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促进尿中钾、钠、氯等电解质的排出,有镇静及保护肝脏、抑制溃疡发生、降血糖、抗放射等作用。茯苓改善痰湿很有效,凡水湿停滞的证候,不论偏于寒湿,还是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芪、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干姜具有温中回阳、温肺化痰、温经止血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可单用;脘腹冷痛甚者,可配高良姜,如二姜丸;里寒盛而致干呕、吐涎沫者,常配半夏,如半夏干姜散;脾胃气虚而寒甚者,常与补脾益气的党参、白术等同用,如理中汤。

  肉桂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用于治疗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闭经、痛经等病症。肉桂是平常家庭中炖肉、炒菜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天寒时,可以用肉桂来煲羊肉汤,可以起到温中健胃、暖腰膝、治腹冷的作用。

  另外,热疗祛寒是自古人们就使用的古朴、自然、有效的祛寒方法之一。常用的方法有用具有祛寒除湿功效的中药煮水进行泡熏;有的用热水袋,或加热后的沙、石、盐、石蜡热敷;或用生姜泡水饮用使全身发热;或者用刮痧、火罐等方法祛寒除湿以改善血液循环,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都能缓解和治疗因寒湿引发的各类疾病。根据不同寒湿体征调理方法可参阅《酵素与亚健康》、《漫话中医治未病》等科普书籍。

 

《中国医药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