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难事看担当——泰州市局破解查办大要案难题纪事
江苏省泰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坚持问题导向,树立“以案件领衔,靠案件支撑,用案件说话”的理念,持续推进“食品药品大案要案”查办工程,积极探索大案要案查办机制,化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成功查处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案件,食品药品稽查工作走在全省前列。2015年,泰州市局查办了由公安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督办案件5件,占全省同类督办案件数的四分之一,且5件案件的案值均超1000万元,另有11件案件由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督办,涉案金额12.5亿多元。其中,泰州市局在“4·23非法走私销售不符合标准食品案”中查封问题牛肉300多吨,涉案金额达8亿元,此案被公安部列为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打假“利剑”行动十大典型案例之一。
增强合力补短板 破解“发现案源难”
2014年以来,泰州市局着重完善社会共治机制,解决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案件线索不多、案源不足的难题。
针对基层监管机构改革后的新情况和新形势,泰州市局进一步明确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处理要求和流程,聘用142名药械不良反应监测专家和110名食品药品群众监督员,设置500个村居食品药品协管员;实施新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奖励制度,严格履行举报奖励承诺;强化与公安、农业等部门的联系协作,积聚食品药品执法办案新力量,形成维护食品药品安全的强大合力。该局近年查处的食品药品大案要案中,80%的最初线索来自投诉举报,群众的“耳目”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社会共治成效日益显现。
大胆探索建机制 破解“案件定性难”
泰州市局注重执法协作,主动与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对接协商,建立打假联动工作机制,在国家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细化食品药品监管和执法办案细则,形成一套指导性、操作性强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意见,弥补法律法规不足,为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和大案要案定性提供支撑。
去年,泰州市局会同公安部门查处了“4·16非法生产销售汉御系列假冒化妆品药品案”,涉案主要产品“汉御祛斑养颜胶囊”、“汉御祛痘养颜胶囊”等从表象上看是化妆品,但被检出非法添加药物。根据产品标示的成分、适应人群、用法用量等,该局执法人员认定其为药品,同时在国家总局数据库中未查到相关信息。涉案产品被依法认定为假药,泰州市局以涉嫌生产销售假药为由立案并将案件移交给公安部门。公安部门接手案件后,充分利用综合侦查手段,全面查清了犯罪嫌疑人制售假药和非法化妆品的违法事实。
积极协调强技术 破解“检验鉴定难”
为有效解决检验鉴定难问题,泰州市局认真贯彻国家总局《关于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积极争取泰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从人、财、物多方面加强全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提升检验能力,为食品药品稽查办案提供较好的技术支撑。
2015年,泰州市局牵头制定出台相关制度,开辟全市食品药品涉刑案件检验检测绿色通道,建立便捷、高效、专业的食品药品检验鉴定机制,设公安、食品药品监管、检验所“三位一体”联络员;规定全市食品药品涉刑案件中需要检验或鉴定的产品,采取特事特办程序,检验经费先由市食安办或市局专项经费垫支,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简化流程,优先受理,在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检测周期,出具结果报告。对本地开展不了的检测项目,由市局报请省局协调其他单位承检。去年,泰州市局共协调通过绿色通道检验鉴定产品260批次,出具假药认定函81份,为案件快速定性及查办奠定了基础。(汤伯兴)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2017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