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食药网首页 > 时事要闻>

SMA多学科知识公益讲座成功举办

作者: 康绍博    来源: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食品药品网 2019-02-28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实习记者 康绍博) 脊髓性肌萎缩症(简称SMA)是一种罕见病,近日,首都儿科研究所联合美儿SMA关爱中心在北京举办了SMA多学科知识公益讲座,传播SMA的科学护理知识。


  “罕见病”即罕有的疾病,是一大类散落在各个疾病系统不同疾病的总称。特点是患病率和发病率极低、患病人数少、患病人群分散。目前已知的罕见病有7000余种。


  SMA主要由于婴幼儿的运动神经细胞在生命初期即开始受损并逐渐凋亡,进而连抬头、翻身、爬行、坐稳等动作都难以实现。随着病程的发展,他们原有的功能还会不断弱化,甚至影响吞咽和呼吸功能。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罕见病患者约2000万人。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成立了罕见病诊疗保障专家委员会,这是一个标志性起点。2018年5月,国家卫健委联合科技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5部门公布了《第一批罕见病》,共包括121种罕见病。3月1日起,国家对首批21个罕见病药品制剂和4个原料药给予了增值税政策优惠。“国家卫健委又宣布建立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将在全国324多家医院建立协作机制,目提高罕见病综合诊疗能力,尽量做到对罕见病早发现、早诊断、能治疗、能管理。”首都儿科研究所遗传室宋昉教授表示。首都儿科研究所副所长吴建新说,“国家这些年对罕见病及罕见病患者也给予了高度关注。”


  “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就是利用多学科的专家资源,多层次、多角度对患者进行诊疗。”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葛绣山说,针对罕见病患者,MDT有一站式解决诊疗、全身各个系统都进行诊断两大优势,大大提高看病效率。


  谈到MDT具体的运作模式时,葛绣山介绍,“现在主要是开展MDT门诊。在开展MDT门诊之前,首先是要进行各部门各学科的统筹,收集并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初步判断会有哪些方面的诊疗需求,最后再具体协调专家和场地。”


  现在MDT的具体实施仍有待进一步探索。葛绣山介绍说,在儿科开展MDT会面临很多困难。首先是儿科大夫缺口比较大、医疗资源也供不应求,没有多余的场地来开展MDT。其次是各个学科的专家都很忙,想把专家聚集起来进行诊疗很有难度。最后是MDT的收费问题难以确定。他说:“尽管MDT面临许多困难,但我们仍然有信心将其做好。”


  目前已知的罕见病中只有1%有治疗药物,很多患者面临着“无药可治”的困境。美儿SMA关爱中心主管邢焕萍说,罕见病药物研发难度大,周期长,我国罕见病治疗药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治疗罕见病药物少,患者可选择性小,治疗费用高。SMA在美国治疗,第一年大概要花费75万美元,以后每年37.5万美元。与此同时,很多患者还需要配备辅助康复设备等,设备单价都在万元人民币以上。


  邢焕萍说,“由于罕见病多是慢性遗传疾病,可以长期对其并发症进行管理和干预。如SMA在没有有效治疗药物之前,可以通过骨科、神经科、消化科等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干预及治疗,来减轻并发症。”她鼓励罕见病患者及家属不要失去信心,要积极与疾病抗争,经过医生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周期。


(责任编辑:于海平)

联系我们 更多

  • 健康中国头条微信
  • 中国医药报微信

电话:010-83025740
010-83025786

邮箱:wzh@health-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