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食药网首页 > 医疗器械> 产业>

康复投资风口:抓得好是机会 抓不好是“鸡肋”

作者: 赵律    来源: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报 2019-04-09

  我国康复市场的兴起主要缘于两个原因:一是社会老龄化,失能、失智、慢性病患者的数量正在逐年递增,为此,国家出台一系列引导政策,对康复、养老产业给出明确指引;二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都开始关注有康复需求的群体,这是康复市场实现产业化的基础。

  

  应对老龄化是挑战,但同时也蕴藏着投资机会。虽然国家出台政策引导、支持企业和资本在康复市场上探索,但对于投资者来说,一定要分辨清楚哪些是真正的商业化和市场化需求,而不应该“眉毛胡子一把抓”,因为抓得好的是机会,抓不好的可能只是“鸡肋”。

  

  由于康复市场服务的群体主要是失能、失智、残疾人群和慢性病患者,市场投资必然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在于:一是虽然服务群体庞大,但普遍存在支付困难。据统计,目前我国65岁以上老人超过10%,失能人口约4000万,残疾人超8000万,慢性病患者约3亿人。这些需康复的人群支付能力往往有限,为康复产品和服务“埋单”的往往不是患者本人。虽然国家已在逐步扩大康复类医保范围,目的就是要逐步解决支付问题,但作用毕竟十分有限。二是利润不高,这不是一个可以与体外诊断等利润相媲美的领域,投资或是立志在康复行业创业的人必须清楚这一点。

  

  广义的康复市场可分为“康复”和“恢复”两类。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恢复”类患者经过治疗后,能够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持续为社会提供价值,这类患者具备较强的支付能力;而“康复”类患者则已经全部或是部分丧失工作能力,本身不具备充分的支付能力,需要家属或社会来“埋单”。

  

  相较于针对“康复”类患者的产品和服务,针对“恢复”类患者的市场更具有投资价值。因为“恢复”更多是指向慢性病患者,这些人未来可能会向“康复”患者转化,资本的介入有助于延缓这部分群体向“康复”患者转化的时间。

  

  综合康复医疗器械市场的特点和挑战,康复领域值得关注的投资热点包括:慢性病管理、康复医院(骨科康复、神经康复、精神康复等)和智能辅具。

  

  慢性病管理 这部分与社会老龄化联系最为紧密,而且很大一部分慢性病患者是要转化为“康复”类的患者,所以历来是投资的热点。慢性病管理目前的难点在于动态连续监测和可依从性之间的矛盾,支付方面问题不大。

  

  康复医院 关注失能,更要专注失智。对于失能患者,家人还可以部分承担费用;而对于失智患者,由于所需的专业护理性较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很大。康宁医院能在香港上市,足以说明这是被实践验证了的商业模式,可以同类挖掘投资。

  

  智能辅具 这个领域最大的问题是有两个“缺”:第一,缺年轻人;第二,缺专业的康复技师。只要能部分解决两个“缺”的问题,智能辅具市场将有巨大的社会价值。(作者:合创资本 赵律)


(责任编辑:郭厚杰)

联系我们 更多

  • 健康中国头条微信
  • 中国医药报微信

电话:010-83025740
010-83025786

邮箱:wzh@health-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