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免疫治疗成为肿瘤治疗关注的焦点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记者 康绍博) 7月27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在北京举行“2019年CSCO—罗氏肿瘤免疫学院”学术交流会。会上,国内外各大医院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就当前肿瘤免疫治疗的基础研究、转化、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前沿技术和观点进行了深入探讨。
细胞免疫治疗成为攻克癌症的热点研究方向
长期以来,除了手术、放疗以外,肿瘤治疗以化疗为主,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2010年以来,免疫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新热点,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授Yang Liu认为,中国的免疫治疗技术已经跟上了世界“潮流”,特别是在细胞免疫治疗方面正努力进入世界前列。他表示,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对细胞的基因改造变得更为容易。现在基因工程技术已很成熟,可以针对性地提高细胞的功能,做到有效的基因表达。301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永生化DC-CTL技术,不仅可以改造T细胞,还能改造抗原递呈细胞。而肿瘤免疫的抗体治疗,则可以通过抗体工程的办法降低药物毒性,提高有效性。
监管政策将推动国内细胞治疗走向世界前列
3月29日,国家卫健委挂网公布《体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试行)》),旨在满足临床需求,规范并加快细胞治疗科学发展。据相关人士介绍,时隔4个月,国家卫健委收集了社会各界的呼声,《办法(试行)》的正式稿也即将出台。
301医院肿瘤中心主任焦顺昌表示,应正视细胞免疫治疗领域曾暴露出的问题,国家在这方面的监管需要更加全面谨慎。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更要重视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价值,希望监管政策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更加细致的规定,让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合理合规地进行研究探索。
细胞治疗是介于传统药物和治疗技术之间的一种新的一种治疗手段,《办法(试行)》也曾明确了体细胞治疗作为药品和医疗技术进行“并行”管理的模式。焦顺昌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细胞治疗是介于传统药物和治疗技术之间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建议国家以相对宽容的态度开展监管,在完成临床前研究、确保基本安全性的情况下,在正式进入新药临床试验申报流程前,允许特定、少数医疗机构在受监管的情况下,开展细胞治疗探索性临床研究。
焦顺昌认为,从目前国内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现状看,我国有希望在这一领域走到世界前列。细胞免疫治疗产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制高点,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研究正在积极开展
肿瘤细胞免疫治疗一直是301医院肿瘤内科的研究重点,特别是特异性细胞免疫疗法的研究。目前301医院开展了多项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包括CAR-T、TCR-T等。其中永生化DC-CTL治疗实体肿瘤的临床研究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项研究。
据焦顺昌介绍,永生化DC-CTL是一种特异性的细胞免疫治疗,可以负载不同的抗原,识别不同的肿瘤,在不同的实体瘤治疗上都可能有所突破。对于出现耐药缺乏治疗手段的患者来说,永生化DC-CTL可以对DC细胞的HLA亚型进行修饰,并使之稳定递呈新抗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手段,最终让肿瘤成为一种不具有生命危险的慢性病。截至目前,该研究已完成安全性试验,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正在进行受试者的有效性评估。希望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能够提升治疗的有效性,早日让患者获益。
西安交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主任、北京惠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邵永平表示,永生化DC-CTL技术是人类首次实现对树突状细胞的体外长期培养,并通过基因改造技术使其具有稳定表达各种抗原蛋白的能力,该技术对于免疫治疗肿瘤和病毒感染有非常重要的科研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