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乐力促中医药全产业链创新发展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记者丁怡媛)“民乐县境内野生药材资源丰富,已发现的中药材达80余种,种植中药材30万亩以上,各类中药材原料及产品深受省内外制药企业的好评和市场青睐,中药材已成为集聚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和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日前,民乐县委副书记李德宏在第二届中国(甘肃·民乐)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上兴奋地表示。
近年来,民乐县紧抓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和甘肃省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的重大机遇,立足资源禀赋,全力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企业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制定《民乐县加快建设中药材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先行区意见》,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精深加工、仓储营销、品牌认证、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并大力推行“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狠抓基地建设、龙头培育、精深加工、市场营销和仓储物流等重点工作,推进中药材产业向优势产区聚集,基地规模持续稳定在30万亩以上。与此同时,依托民乐县内专业技术人员、农民技术员和外聘专家的专业队伍,培育中药材技术员70多名,强化中药材技术指导服务,加快中药材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为全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科技支撑,有效促进了中药材品质和产量的双提升。
“虽然民乐县中药材种植的规模化生产已初具规模,但目前中药材产业正处在爬坡上升的时期。”民乐县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坦言,当地中药材区域优势特色品牌仍未完全建立,中药材深加工正处于起步阶段,今后还需加强与国内大型中药材加工企业的合作。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创院院长张其成建议,该县可以从中药材生产、中药产业等为龙头,发展辐射到整个大健康产业,从而进行深度挖掘。
民乐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将不断扩大中药材标准化生产规模,强化中药材政策扶持力度,带动贫困农户标准化种植或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形式参与中药材生产经营,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加快推进中药材全产业链开发,通过招商引资和支持县内中药材加工企业,研究开发精深加工产品,提升产品增值能力;协同发展中药材基地初加工,通过创办“扶贫车间”,整合全县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企业资源,积极与国内大型医药企业联手打造现代化中药材集散地;加强院地、院企合作和试验示范,大力推行机械化作业示范,强化中药材技术指导服务,带动贫困户增加生产经营收入。
《中国医药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