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明确2009年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据SFDA网站讯 日前,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2009年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一是在高风险品种生产企业试行药品生产企业质量受权人制度,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质量管理。在血液制品、疫苗类、注射剂类以及重点监管的特殊药品生产企业试行质量受权人制度。积极探索派驻监督员制度与药品生产质量受权人制度相结合,加强质量受权人与派驻监督员工作联系。
二是深入开展药品生产环节专项整治,强化源头治理。重点深入开展物料管理专项检查和检验管理专项检查,严查原辅料使用的不规范、不按处方工艺要求投料等违法行为,严格检查企业检验能力是否具备、检验职责是否落实、原辅料和成品检验放行以及委托检验执行情况等。组织开展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专项检查,从生产源头和使用终端双管齐下进行专项整治。继续规范对药品委托生产的审批,强化对受托方的现场监管检查工作。
三是积极开展中药注射剂类药品再评价工作。在处方和生产工艺核查的基础上,结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抽样检验,对药品的安全性进行全面再评价。
四是认真落实特殊药品监管责任制度,履行禁毒工作职责。制定下发《特殊药品监管责任制度》,与各市州签订《特殊药品监管工作责任书》。继续完善特殊药品监控信息网络,推进医疗机构入网工作,充分利用监控网络对特殊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实施动态监管,监督信息及时报送,确保“一针、一片”流向的安全。建立异常流向预警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部门联动,横向联合,开展监管合力。
五是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高应急工作能力。加快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建设,各地确保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必要的工作条件,加强培训,提高业务工作水平;加大力度规范和推动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积极引导和督促企业特别是药品生产企业主动收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提高企业重视药品安全问题意识;建立和完善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快调查,快处理,快公布,把可能造成的损害或影响降到最小。
六是坚持预防为主、制度约束原则,不断探索建立和完善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贯彻“预防为主,制度约束”的原则,做到常态监督为主,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相结合。认真实施特殊药品监管责任制度,重点药品生产企业监管制度,药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管制度,药品生产飞行检查制度,派驻监督员管理暂行规定、药品生产企业质量受权人制度,药品安全监管信息报告制度,不断探索建立和逐步完善药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2017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