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妆行业持续升温消费趋于成熟 国内外商家大增

  • 作者:杨明
  • 来源:化妆品报
  • 2014-09-06 09:28

    第25届广州国际美容美发化妆用品进出口博览会业已闭幕,根据记者观察和业内人士表述,此届美博会上彩妆展区明显增多,并持续保持展会中的最大份额,成为美博会一大看点,同时,国内彩妆产业的迅速增长也令业界为之惊叹。
    
    彩妆持续升温成美博会亮点
    
    第25届广州美博会设有世界名牌彩妆展区、名牌美容化妆品展区、名牌美发品展区、韩国展区、欧盟展区、中国香港展区等10多个展区。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彩妆市场的不断升温,彩妆也成为本届美博会的一大亮点,从展区布置到产品再到服务都别具一格。
    美博会上,韩国展馆被布置得精致而典雅,由韩国展览公司组织参展的韩国美容界自2001年开始参加广州国际美博会,今年是第6次参展。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韩国馆的总面积为468平方米,参展商36个,规模是历届最大的,展示产品大部分是彩妆,其次是护肤品,除此以外还有美发用品、美容设备等。
    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升级,化妆品行业的发展也已经进入新的里程,呈现出十分良好的发展势头,来自国家统计局、国家经济信息中心等重点市场调研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全年化妆品销售额超过680亿,较前年增长18%,居亚洲第二位、世界第八位。专家预测,今后几年化妆品市场的销售额将以年平均13%的速度增长,这种增长幅度显然大于总体经济发展速度,预计到2008年,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总额可达到800亿元左右,根据目前彩妆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在今后几年必将占到相当比例。
    以北京、上海为例,在彩妆的使用上均较普遍,而今,虽有来华已久的欧莱雅、雅诗兰黛等企业占领了中高端彩妆市场的一席之地,但对于庞大的大众消费市场,中低端彩妆还处于成长阶段,仍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2005年的开始,业内已经明显感觉到彩妆即将成为下一轮市场竞争的核心焦点,今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化妆品行业展会上,国内彩妆行业的品牌及企业的新增率超过45%。
    除此之外,今年先后召开的行业展会,彩妆展区都明显增多,有国内涌现出的新彩妆品牌,有知名厂家转型的彩妆品牌,也有来自国外的彩妆品牌。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巨大的市场潜力,国际、国内各大化妆品企业纷纷注重今后几年的彩妆市场,有业内人士预测明年将会是“彩妆年”。
    
     国际品牌纷纷抢占中国市场
    
    2005年,国际彩妆品牌纷纷向中国抛来“橄榄枝”。“蜜丝佛陀”2005年3月进入中国。创立于20世纪初的“蜜丝佛陀”,以创意的彩妆产品、推陈出新的革新精神引领彩妆行业百年潮流。它不仅是彩妆专指名词make-up的提出者,也是第一套供大众使用的彩妆用品的发明者,假睫毛、粉饼、唇彩、棒状睫毛膏等划时代产品都源自“蜜丝佛陀”,它是现代彩妆行业之父。近年来,“蜜丝佛陀”以日本研发中心为主导力量,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专为亚洲女性度身研制出全新产品线,并在日本、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等区域市场取得较大成功。
    同年3月,美国著名彩妆品牌,宝洁公司旗下主要产品之一的“封面女郎”也进入中国。自1961年在美国推出第一款粉底产品以来,一直致力于彩妆产品的研究。在其四十多年的成长历程中,“封面女郎”成为美国销售量第一的化妆品品牌,同时也是占据加拿大市场份额最大的化妆品品牌。
    继“蜜丝佛陀”、“封面女郎”进入中国数月之后,国际著名彩妆品牌M·A·C又于同年7月进入中国。M·A·C(make-up art cosmetics)是现代化妆品界最深受拥护的品牌之一,1985年在加拿大创立至今,在业界备受推崇。M·A·C专业彩妆小组是M·A·C专业彩妆师中的精英团队,他们极具创意的开发新产品、新色彩、新技法,是启发新妆容的核心力量。M·A·C专业彩妆小组掌握着当代风尚的脉动,也是纽约、伦敦、巴黎和米兰时尚精品的幕后功臣,配合各大国际设计师,他们领导着每一季的尖端彩妆时尚。 
    与此同时,Bobbi Brown也于2005年7月进入中国。美国顶级彩妆大师Bobbi Brown在1991年推出了她的首批10款口红,在纽约的高档百货公司Bergdorf good man上市就被抢购一空。自此以后,Bobbi Brown便迅速发展成一个拥有众多产品线的化妆品品牌。除了其享有盛誉的彩妆产品,Bobbi Brown的护肤产品也逐渐声名鹊起。
    国际彩妆品牌几乎在同一时间纷纷入驻中国市场,是巧合还是预谋,尚难确定,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对于本土彩妆企业而言中国彩妆市场的发展机遇已经到来。
    
    彩妆产业逐步成为市场竞争焦点
    
    有资料显示,P&G已经占据全球美容产品市场约10%的份额,不过宝洁公司希望这个比例能够变得更大,因为从去年下半年的数据来看,美容产品业务的净利润率要远远高于其它的业务模块。作为宝洁全球首席营销官,史丹格正在想着“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让她们为了‘美’掏更多的钱”。
    从去年进入中国的4个国际彩妆品牌,到今年展会中彩妆展区的不断增多,再到宝洁转型的例子等等,不难发现一个事实,中国市场竞争的焦点将从低端、低附加值的个人与家居护理用品的市场转向为中高端、中高附加值的美容化妆品市场。
    除新增彩妆企业和国际彩妆品牌入驻中国外,国内知名洗化企业的转型也开始触及彩妆领域。有着良好品牌基础的亮莊在2005年7月开始进军彩妆市场,亮莊彩妆事业部负责人梁劲峰告诉记者,洗化产品的激烈竞争和利润的逐步缩减驱使着企业寻求新的发展点,亮莊将产品延伸到彩妆领域是对其市场的精确调研和分析后决定的,目前国内消费者对彩妆的认识正在逐步成熟,前景乐观,亮莊今年的工作轴心就是全力发展彩妆、护肤品。
    就在今年5月上海的展会上,卡姿兰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唐锡隆也向记者表示,国内消费者对彩妆产品的需求已经开始扩大,鉴于市场前景的进一步增大,国内很多彩妆企业都开始加快发展步伐,试图在有限的时间内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卡姿兰也是如此,同时在品质和形象上寻求新的提升,谋求与国际接轨。
    韩色菲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永源告诉记者,如今日趋激烈的彩妆市场,给国内企业带来了发展空间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抢占终端、差异化竞争尤为重要,纯天然绿色彩妆一直是韩色菲所提倡的。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