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袖善舞巧妙运作" 国金证券借壳S成建投上市
S成建投这回可望彻底解脱了。
10月14日,停牌近2个月的S成建投分别发布了公司董事会决议、实际控制人成都市国资委权益变动报告书以及湖南涌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湖南涌金)和长沙九芝堂(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九芝堂集团)联合签署的收购报告书。大意为:湖南涌金与成都市国资委达成协议,九芝堂集团以所持的国金证券股权33.32%中的31.16%股权与S成建投现有全部资产及负债进行置换;九芝堂以承担S成建投截至2006年6月30共1.97亿元负债以及现金1,000万元作对价,受让成都市国资委持有的S成建投3,348.27万股国家股(占总股本47.17%);S成建投拟向九芝堂集团、湖南涌金以及S成建投法人股股东舒卡股份按每股6.44元的价格,定向增发不超过7,500万股,从而满足S成建投国家股转让弥补资产置换差价的需要;由湖南涌金、九芝堂集团负责S成建投股改事宜。
这一看似繁复实为简明的券商借壳上市运作,绝不仅仅是帮助S成建投从当前困境中解套,也让湖南涌金和九芝堂集团共同控股成都唯一的规范类综合类券商国金证券,并使其免受上市需至少等待3年之苦,同时更是湖南涌金又一次资本运营的杰作。
漂漂亮亮 又一个“广发”
如果说广发证券以换股和缩股的方式借壳吉林敖东控股的延边公路上市,开创了股改时代券商借壳上市以及化解上市公司股改矛盾先河的话,那么,湖南涌金以资产置换、定向增发,进而让国金证券迅速转换成借壳的上市券商,则有异曲同工之妙。
自8月22日停牌以来,由于S成建投股改与重组两大事项纠缠在一起,因此,各种猜测又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从S成建投及相关方面披露的信息看,此次S成建投变身国金证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券商优质资产置入。资料显示,国金证券系在原成都证券的基础上经规范和更名的综合类券商,现注册资本5亿元。其中,九芝堂集团持有国金证券33.32%股权,为第一大股东;湖南涌金持有国金证券20%股权,为第二大股东。由于湖南涌金及其控制人魏东直接或间接占九芝堂集团86.43%股权,因而国金证券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民营控股券商。截至2006年6月来,国金证券账面净资产5.74亿元,实际净利润6,028万元。换言之,如果资产置换获批,S成建投可以迅速恢复盈利。
(二)承债加现金受让股权。一般而言,在上市公司股权转让中以承接上市公司债权并加上部分现金的形式较为普遍。但此次湖南涌金及九芝堂收购成都市国资委所持的股权,实际成本并不算大,尤其是现金仅为1,000万元。从这个角度看,双方体现了互谅互让、向前看的精神。
(三)高价定向增发新股。此次定向增发不超过7,500万股新股是一次重组创举,补弥S成建投因资产置换形成的差价是其中一个考量,更重要的是有利于S成建投变身国金证券后的“可持续发展”。而以6.44元高价格向九芝堂集团、湖南涌金以及舒卡股份定向增发新股后,湖南涌金对国金证券直接或间接持股将上升至73.49%,有利于国金证券的稳定与发展,也有利于保障与维护国金证券全体股东的权益。
轻轻松松 “涌金系”成军
此次国金证券如果借壳上市获得成功,对涌金来说,最大意义就是“涌金系”顺利成军:控股的九芝堂、国金证券,以及参股的千金药业等。
湖南涌金实际控制人魏东,毕业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1990年进入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1995年离职创办上海涌金实业有限公司(现更名为涌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其掌握的经济实体包括:上海纳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知金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云南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国金证券等。
2002年1月,熟知资本运营的魏东盯上九芝堂,但鉴于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的禁令所限,于是魏东利用湖南涌金运作整体收购九芝堂集团,并说服湖南两级政府,并将九芝堂集团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九芝堂一举揽入怀中。这是湖南涌金巧妙规避“冲红灯”风险、第一宗涉足证券市场迂回收购控股上市公司的成功案例。
事实上,几乎与收购九芝堂集团及控制九芝堂的同时,魏东和他的湖南涌金又在另一家医药企业千金药业实行资本运作。
千金药业从1993年改制起即致力于上市。由于1996年未实施送配股的年度扩股方案后,千金药业股权结构发生了“异样”的变化:内部职工股增至占总股本46.7%,大大超过第一大股东株洲市财政局30%的控股比例,导致千金药业直至2001年仍无法通过核准关。2002年,千金药业按要求对股本构成进行了重大调整,即说服部分员工减持公司股权,将大约753万股以每股4.8元的价格出售给湖南涌金,湖南涌金从此摇身一变而成为排在株洲市国资局之后的千金药业第二大股东。而千金药业2004年3月获准上市后,湖南涌金在千金药业日常运作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其人马2005年登上了千金药业总经理的宝座,为千金药业主营医药经营和副业短期投资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此次国金证券借壳上市,标志着魏东和湖南涌金不足4年已经掌握3家上市公司资源,其经济社会意义非同凡响。
实实在在 “估值”正效应
大家知道,自从股改启动以来,国内证券市场正在经历一次基本制度修复带来的不断扩散的上市公司投资价值重估浪潮,其标志就是上市公司股票因重估值上升而大幅走高。例如,因广发证券借壳上市在即,延边公路自传出广发证券将借壳至消息证实、自停牌制订借壳方案到该方案公布复牌,其在短短不足30个交易日内股价已由3元左右暴涨10月13日的10.74元。这种由重新估值引发的价格上升,不仅惠及延边公路的全体股东,而且还惠及持有吉林敖东、辽宁成大股票的全体股东。
以此类推,如果国金证券借壳S成建投上市最终获得成功,除S成建投全体股东将因此受益之外,湖南涌金相关控股或参股的九芝堂、千金药业也将得益。
很明显,九芝堂将是国金证券借壳上市的最大受益者。这种受益并非直接表现在湖南涌金及九芝堂集团控股的国金证券借壳上市后一年一度的盈利增加上,而更多地体现在控股股东湖南涌金及九芝堂集团运作国金证券借壳上市带来的资产价值关联影响上,即国金证券上市将刺激九芝堂内在估值大幅上升。同时,由于九芝堂今年以来采取回购社会公众股的措施提高了净资产值,加上业绩开始回升,其投资价值更加凸显。
相对而言,千金药业受国金证券借壳上市的影响显得较小些,主要因湖南涌金在千金药业股权结构中的权重所限。不过也不尽然。证券市场是对各种利好或利空消息十分敏感的市场,诸如国金证券这种存在某种关联度的正面消息的效应,常常会对上市公司价值产生影响,并会在相关上市公司股价上无限放大;更何况,千金药业经营业绩保持良好,截至2006年半年报,净利润3,203.71万元,同比增长24.03%,这些都无疑为千金药业股价上涨提供了借口和基础。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慎重。本股评文章均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