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医院药品微利销售 青岛药店须提升专业水平
据中国医药报讯 日前,位于山东青岛市四方区瑞昌路的青岛恒博医院推出了微利销售药品的新举措,这对于其周边一些业已处于微利状况的药店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而对于整个青岛药品零售行业而言,医院正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竞争对手。
据介绍,青岛恒博医院是在原青岛市人民医院分院基础上经体制改革后重新组建成立的一家以社区服务为特色的综合性医院。不久前,恒博医院曾在青岛率先推行平价医疗,而此次,恒博医院又在青岛市医疗机构中率先推行药品微利销售。记者了解到,常规药品如国家定价为18元/盒的阿莫西林胶囊(0.25g×50粒/盒),在恒博医院价格仅为9.8元/盒,下降了近一半;国家定价为61.5元/盒的洛丁新片(10mg×14片/盒),恒博医院价格为55元/盒,价格下降了10.6%;国家定价为52.3元/盒的奥美拉唑胶囊(20mg×14粒/盒),恒博医院价格为15.6元/盒,下降了70%。
另外,记者在恒博医院的门诊大厅还看到,该医院各种医疗项目的收费和常用药品价格均比一般医院低很多。比如同等级医院做心电图收费通常为12元,而在恒博医院只要8元。前来瞧病的青岛市民李女士表示,如果药价差不多,她更愿意到医院买药,因为医院中的医生既能看病,又能为患者推荐对症的药品;而与医院相比,药店的药学服务还是显得不够专业。
对此,恒博医院附近的一家药店的负责人表示,恒博医院微利销售药品的举措已经给他的药店带来了很大压力,他正准备聘请几名执业医师到药店来“坐堂”,以留住老顾客,吸引新顾客。这位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相对发达的经济水平,吸引了各地投资者到青岛市开办零售药店,以至于目前该市零售药店的数量差不多占了山东省零售药店总量的10%。这就使很多人对青岛市的药品零售业有一种错觉,认为在此从事药品零售能赚很多钱。事实并非如此,这位负责人介绍说,其实自从他进入青岛药品零售行业后就后悔不迭,药店的盈利只够维持日常的生活,根本赚不到钱。他也曾想过脱身,可已经投入了那么多资金,一时也难以摆脱困境。他告诉记者,药店在2004年通过GSP认证后,本想喘口气,好好经营,赚点养老钱。但是2005年末,青岛市国税局又开展了对零售药店的专项检查,一下子又补交了几万元的税款。一年的辛苦,又打水漂了。”记者从青岛市国税局了解到,自2005年青岛市国税局开展对零售药店的专项检查以来,共收缴补交税款上千万元。
青岛某药业公司的李先生说,目前青岛市规定开办零售药店必须有1名主管药师,但是能够从事药品零售工作的主管药师又没有那么多,这就使得很多药店不得已到医院药房租个主管药师证来开办药店,但主管药师并不到药店上班,这就违背了政府有关部门规定。
同时,李先生认为,我国目前的情况是:执业医师的药学知识及推荐药品、指导患者用药的水平绝对不逊于执业药师。既然退休执业医师的资源比较丰富,政府部门应该考虑在政策层面,给执业医师一个发挥余热的平台,以缓解执业药师产出难敷需求的现状。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