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首先要摸清监管底数

  • 作者:张庆生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5-09-14 09:52

  当前,基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逐渐深化,特别是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的设立,进一步充实了基层监管执法力量,为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重心下移,有效填补监管空白打下了良好基础。但作为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的新生事物,乡镇监管执法机构同样面临诸多复杂问题,尤其是随着新划入人员的增加,重组后的食品药品监管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人员和装备技术配置不尽合理,使得食品药品监管执法过程中存在执法不严、程序缺失、违法不究等“任性执法”的现象,这势必会影响基层监管执法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首先,要摸清监管底数,做到心中有数。要对辖区内行政相对人的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摸底,建立健全监管档案,按照不同的经营类别、经营范围和经营实体进行分类管理,摸清数量、类别及风险程度,为进一步加强监管奠定基础。

  其次,要厘清监管职责,坚持积极作为。食品药品监管点多、面广,风险点较多,基层执法人员责任重大。这就要求监管人员必须严格依照法定职责,积极作为,充分厘清哪些属于监管范围,哪些不属于监管范围。针对不同监管对象,采取不同监管措施,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第三,要熟悉执法程序,严格依法办案。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的理念,自觉学习并遵守法律法规,强化执法程序意识,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步骤及法定时限进行监督执法,使每一项行政职权都能够合法、公正、公平行使。

  第四,要肃清违法行为,确保违法必究。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执法机构的主要职责就是加强日常监管和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待食品药品违法行为要做到零容忍,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让违法行为无处遁形,实现“发现一起、查实一起、处理一起”,坚决打击各类食品药品违法案件,树立基层监管执法权威。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