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检、彩超,预防儿童肾病要“两手抓”

  • 作者:吴志 李政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6-03-11 10:27

  家在福州市鼓楼区的8岁女孩小冰菲,半年来一直面色不好、夜尿增多。最近,小冰菲因为眼皮浮肿不退到医院就诊,才发现患上慢性肾衰竭。8岁的女孩也会患慢性肾衰竭,这让父母震惊不已。今年3月10日是第十一个世界肾脏日,主题是“肾脏健康 从娃娃抓起”。全军儿科疾病诊治中心、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儿科主任余自华主任医师强调,对于儿童肾脏病预防检查,一手抓“尿常规”,一手抓“肾脏彩超”,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尿检  识别蛋白尿的“金标准”

  资料显示,估计在全国3.6亿儿童中,有肾脏病患儿约300多万名,每年有数千名儿童发生慢性肾衰竭。由于肾脏病早期缺乏明显的临床表现,孩子不痛不痒,很容易被忽视。但如果肾脏病诊疗不及时,可能会逐步发展到慢性肾衰竭。一旦到了终末期肾病,就需要进行替代治疗,如透析治疗、肾移植等,不但花费昂贵,而且危及生命。

  那么如何早期识别儿童肾脏病呢?余自华建议,家长只要认真观察,还是可以发现肾脏病的蛛丝马迹的。一是清晨有轻度眼睑肿胀及组织松弛处(如阴部)轻度肿胀,或久坐久立后足背水肿、手指发胀等;二是小便后便池中泡沫明显增多,并且长时间后仍不能消退。三是眼睛可见的肉眼血尿及显微镜下才可发现的镜下血尿。这些是肾脏病的重要讯号。

  尿常规检查是肾脏病检查的“金标准”,已得到学术界的公认,被称为体外无创伤性肾活检。肾脏病早期主要症状是血尿、蛋白尿,临床上通常应用尿常规检查,对血尿、蛋白尿的出现及量的多少,作为评价患儿肾脏受累、判断病情轻重的指标之一。通过普通的尿常规检查可以发现九成以上的肾脏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衰竭等疾病。

   彩超  1岁内孩子最好做一次

  临床发现,不少患有肾脏病的孩子错过了最佳治疗机会,因为肾脏病发病隐匿,一旦发现,往往已是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分为五期,在前四期,患儿可以选择保守治疗,一旦进入到第五期,也就是终末期肾病,病情就会进入不可逆的状态。很多家长及孩子早期对这个“隐形杀手”缺乏警惕,导致治疗不及时,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肾脏彩超可以显示肾脏的位置、大小、形态、内部结构,还能观察肾脏及其周围的各种病变,尤其超声检查无痛苦、无创伤,不受肾脏功能的影响,检查迅速,可重复性强,是比较理想的检查方法。因此,余自华建议将肾脏彩超列入儿童常规体检项目。1岁内的孩子最好能做一次肾脏彩超,特别是有肾病风险的“高危婴儿”,比如在怀孕时就发现胎儿有肾积水的。1岁以内的孩子尿路畸形的特别多,做肾脏彩超也能排除。

  肾脏有很强的代偿功能,一侧肾脏出问题,另一侧的肾脏仍会继续工作。儿童肾脏病如先天性肾积水,发病时症状并不明显。而且孩子太小,表达能力有限,即使出现小便颜色改变、腰疼等症状,也往往说不清楚,很容易忽视。如肾积水早期还可以通过手术进行干预,而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就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

   肾病  一味拒绝激素不可取

  “家长切勿给患有肾病的孩子随意更改治疗方案,也不要给他们随意吃药。”余自华介绍。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是儿童中常见的肾脏疾病,在第一次接受激素治疗时,提示为激素敏感性,如果能坚持医生的治疗方案,持续服用激素的话,很有可能在9个月内减停激素,达到治愈的可能。如家长擅自停药,或者更改治疗方案,进而病情出现反复,对孩子的肾脏打击很大。

  余自华强调,现在很多人对儿童肾病治疗存在误区,一味地认为激素不能用。孩子的肾病和成年人不一样,在激素使用方面,严格规范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方法。统计资料显示,95%的肾病患儿对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是有效应的,绝大部分肾病儿童完全可以治愈。但是,由于肾病属于慢性疾病,治疗周期较长,遇到感冒经常会反复,很多家长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沉不住气,没能坚持服药和定期复查,很容易加重孩子的病情。

  肾脏疾病治疗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终末期肾脏病治疗主要是肾脏替代疗法,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余自华提醒,各类“偏方”中药制剂不是不能吃,但最好去正规医院找医生进行咨询后再服用。

漫画/赵乃育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