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下这块“硬骨头”——宜都市整治白酒小作坊侧记
4月8日,湖北省宜都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曹国站在陆城街道邓星祥小酒厂门前,看着干干净净、整整洁洁的小作坊,脸上浮现出如释重负的欣慰:两年多的努力,总算啃下了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宜都市白酒小作坊彻底告别了过去“脏、乱、差”的局面,迎来“洁、美、香”的新面貌,全市白酒小作坊步入了健康、向上、有序发展的快车道。
那么,宜都市白酒小作坊经历了一条怎样的整治之路呢?
确定目标 制定整改规划
2014年,新组建的宜都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党组为找准食品监管薄弱环节,对全市食品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党组成员分头带领全局人员一起走村串户,用一个月时间摸清了“家底”:全市食品生产加工单位571家,其中,小作坊527家,占总量的93%。白酒小作坊93家,占小作坊总数的17.6%。执法人员在调研中感受到,该市的散装白酒安全隐患最大。因此,宜都市局将白酒小作坊整治列为食品监管的重中之重,决定用三年时间,进行高标准高规格的治理。
开展培训 提升管理水平
2014年,宜都市局还是一个新组建的单位,绝大部分执法人员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知之甚少。针对这种情况,该局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举办业务培训,消除执法人员知识与技能的盲区,并在学习中开展技术练兵。在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的同时,该局对白酒小作坊业主开展全方位的培训,重点讲授白酒小作坊生产改造的基本要求与方法,小作坊业主参训率达到了100%。
为了便于对《宜昌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督管理办法》以及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控制基本要求的准确理解与把握,该局结合实际情况,将两者融会贯通,总结出便于记忆、便于操作的封闭生产、清洁生产、规范生产、诚信生产“4S监管法”。朗朗上口的“4S监管法”突出了重点、要点,既让执法人员迅速上手,又让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小作坊业主面对法规条款时不再犯怵,一举两得。
典型引路 统一整改标准
食品加工小作坊,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过去存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也将存在。宜都市局领导班子经过认真研究,确定了分步实施的整治方案:2014年,完成对示范白酒小作坊硬件设施的整治与规范;2015年,全面启动整治,实现大部分白酒小作坊达标;2016年,严查重处,全面规范,实现全市白酒小作坊达标。
2014年6月初,该局选出平时诚信经营,具备一定生产条件,愿意整改的白酒小作坊作为示范点。通过执法人员多次现场指导整改,9月,聂家河镇丁家坪村的白酒小作坊通过了宜昌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的小作坊考核验收,成为宜都市第一家样板小作坊。宜都市局在丁家坪村白酒小作坊召开了现场会,为基层监管所执法人员明确了整治要求。
通过典型引路,宜都市吹响了白酒小作坊整治的号角。10月,宜都市局召集全市93家白酒小作坊业主进行整治动员,引导业主增强对整治行动重要性的认识。动员会后,该局执法人员一面督促、指导白酒小作坊整改,一面对小作坊产的白酒进行全面抽检,掌握整体质量状况。该局就此提出“将检验结论与硬件整改有机结合”的思路。对基础条件较差又不愿意整改且产品抽检结果不合格的白酒小作坊,一律依法严处。仅2014年,该局对抽检不合格的小作坊生产白酒立案处理31批次,收缴罚没款21.5万元,最高单笔罚款达8500元。严查重罚,使白酒小作坊业主感受到了整改的紧迫性:再不整改,将无路可走;再不提高产品质量,必将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以点带面 整体全面升级
2015年,整治工作进入攻坚阶段。该局整体推进,相继选出潘家湾土家族乡李华玉酒厂、枝城镇胥栋望酒厂、松木坪镇刘以亚酒厂、五眼泉镇李永酒厂、王家畈镇王家红酒厂、潘家湾土家族乡双泉酒厂等多家白酒小作坊作为整改示范点。至此,全市60%的乡镇都建有白酒小作坊示范点,尤其王家畈镇王家红酒厂和潘家湾土家族乡双泉酒厂两个示范点,各方面条件已接近国家标准。
偏远的潘家湾土家族乡能够建有如此标准的白酒示范小作坊,而条件较好的城区陆城街道却是另外的情况。由于监管力量不足,陆成街道的小作坊整体水平较差,加上白酒小作坊业主大多来自同一地域,他们对整治存有一定的抵触情绪。针对这一情况,宜都市局要求整治任务较重、难度较大的陆城街道、枝城镇和姚家店镇监管所所长带领本辖区的小作坊业主前往潘家湾双泉酒厂取经。山区乡镇能做到的事情,城区如果做不到,难辞其咎。就这样,全市白酒小作坊业主通过实地参观学习,逐渐打消了蒙混过关的念头。与此同时,部分不堪重压的业主选择了放弃经营白酒小作坊,另谋他业。
继2015年推出多家白酒小作坊示范点后,2016年以来,宜都市又涌现出一大批白酒示范小作坊。邓星祥小酒厂、老何酒厂、老李酒厂、东门酒厂、工农路小籽酒厂、宝塔湾酒厂、车店张开心酒厂、大堰酒厂等示范小作坊颇具规模,影响和带动了周边的白酒小作坊业主,自发地前来考察取经。
这些不断涌现出的示范白酒小作坊各具特色,且后出现的示范小作坊,都解决了之前的示范小作坊没有解决的问题。在示范水平呈螺旋式上升的同时,宜都市局执法人员的监管水平也在大幅度提高,个个成为指导小作坊规范生产经营的行家里手。如今,整改后崭新的高标准白酒小作坊,已成为宜都市白酒行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刘 华 付长虹)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2017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