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乡亲们聚餐加道安全锁——西安雁塔区保障农村集体聚餐安全工作纪实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协调社会各方力量,通过引领、筑基、把关,为农村集体聚餐加道安全锁,为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当好守门人。
引领:明确工作思路
雁塔区是西安市的主城区,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其中行政村就有82个。每年各村的农村集体聚餐活动次数多,参加人数多,社会影响大。当地的农村集体聚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采取“聘请乡村厨师+同村村民齐帮忙”的方式,由主办方聘请专业乡村厨师操办宴席,在村委会自发形成的红白喜事理事会组织下,家庭与家庭、村民与村民之间义务帮助洗菜、洗碗及招待宾客;另一种是聘请专业服务队,主办方与承包者双方确定外包价格与责任分工后,将集体聚餐所有事宜承包给专业服务队,后一种方式越来越受到村民的喜爱。
《陕西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出台后,雁塔区局在立足区情、把准脉络、分析研判的基础上,确定了落实基层监管所、协管员、主办方及乡村厨师四方责任,把好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关口,签订协管员与厨师、厨师与举办方两份承诺书,确保食品安全一个目标的“四三二一”工作思路,为农村集体聚餐监管指明工作核心内容所在。
雁塔区局按照“三提前三突出”的方针,即,提前谋划,突出“早”字,提前介入,突出“防”字,提前研判,突出“稳”字,以基层监管所为主体,明确工作重点,出台工作措施,狠抓贯彻落实。特别是丈八基层监管所,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农村集体聚餐厨师食品安全手册》,对食品生产加工全过程、乡村厨师个人健康情况及具体行为提出了要求。
筑基:完善三项制度
基础实才会行得稳,动力足方能走得远。为此,雁塔区局通过完善报告登记、乡村厨师备案管理、食品安全应急处置三项制度,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落实信息报告登记制度。让协管员成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千里眼”、“顺风耳”,充分发挥其熟悉村情民意的优势,及时收集农村集体聚餐主办方、聚餐人数、地点及菜谱等信息,认真填写《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报告登记表》并上报基层监管所。同时,在协管员月例会上通报集体聚餐报告登记情况,并纳入协管员年度目标考核中,积极督促协管员严格落实职责。
推行乡村厨师备案管理制度。乡村厨师是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的“守门员”,其履职与否直接关系着老百姓健康。为此,雁塔区局积极探索乡村厨师登记备案制度,对乡村厨师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登记造册,督促其按要求参加健康体检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
强化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制度建设。研究草拟《雁塔区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指挥体系与职责、应急响应程序与保障等内容。同时,加大对农村集体聚餐期间舆情监测力度,对反映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舆情线索,提前分析研判,做好核查处置工作,保证食品安全局面平稳有序。
把关:强化全程管控
“上工治未病,未雨先绸缪”。雁塔区以化解风险、消除隐患为目标,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管控,努力为农村集体聚餐活动加上“安全锁”,全面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根据各村集体聚餐不同时间、人数与规模,雁塔区局选派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监管人员与协管员提前驻村指导检查,督促主办方与乡村厨师严把食品安全原料采购关,保持操作间环境整洁,远离食品安全污染源。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及原料,并按要求做好食品留样,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
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农村集体聚餐的风险,雁塔区局采取发放资料、入户宣传、集中授课等方式,积极组织协管员、主办方及厨师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培训,讲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普及食品安全科普常识,全面提升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丈八基层监管所还专门召开协管员农村集体聚餐知识培训会,明确现场检查流程、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帮助协管员提高履职能力与服务水平。
随着夏季农忙结束,一年一度庆祝丰收的“农村古会”即将到来,又一轮食品安全保卫战即将打响……(王芳)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